大二的王琳要退學,這讓媽媽方女士感到很吃驚。
更令媽媽難以理解的是,她竟然有四科掛了。女兒這種厭學、棄學的態度,讓媽媽方女士意識到女兒問題的嚴重性,帶女兒過來進行心理咨詢。
青少年心理咨詢案例:大學生厭學怎么辦?父母該怎么處理?
要知道,王琳高中之前一直屬于“別人家孩子”的那一類人:她聰明、漂亮,性格活潑,有領導才能,一直是重點中學的尖子生。
認識她的家長、老師都認為,她一定會考上重點大學,并且,大學畢業后她的人生也一定會是康莊大道。
然而,人生有的時候會不經意發生轉變。
高考的時候,她感覺自己既不緊張,也不興奮,然而結果是考砸了——成績只能上一所再普通不過的本科學校。
考試結果出來后,王琳沒有哭,也沒煩躁,很“平靜”地接受了,開始準備復讀。但媽媽方女士覺得不需要復讀。她看到太多復讀的例子,整體上并沒有什么更好的結果,所以她不想讓女兒再浪費一年。
盡管王琳不情愿,但還是按照媽媽的安排讀了大學。 但她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她不愿意再和高中同學聯系,與大學同學也沒有交往,變得獨來獨往、自我封閉;
☉對學校的社團活動不積極,對什么都沒有興趣;
☉上課的時候聽歌,不愿意聽老師講課,不愿意跟老師講話。
同學們也越來越疏遠她,后來她連課都不愿意上了,整天躺在宿舍里與網友聊天,成績越來越糟糕,考試也不認真復習,得過且過。
珠海左養右學賴老師解讀:
賴老師: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師
高考結束之后,王琳的種種反應,都是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自我否定。
高考后王琳表面的平靜、冷靜,其實壓抑了內心的恐慌、挫敗。她在內心已經預料到自己的分數會比較糟糕,但她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事實,因此隔離了自己的感覺,覺得自己在高考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既不緊張也不興奮。
對于考砸的原因,她也 不敢去探究,只能抱希望于未來——通過復讀考好來證明自己。
這是現代教育容易導致的一個悲劇 :家庭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不讓孩子參與其他任何事情,只是一門心思學習,于是許多孩子就把好成績當作唯一的心理支柱。一旦這個支柱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崩潰了。
學習優異的孩子,一心想考個好大學,這本無可非議,但有些孩子 具有足夠的承受能力 ,能夠獨自承受高考失利的挫折,并從中獲益。
而有些孩子 面對挫折時非常脆弱 ,無法獨自承受高考失敗的打擊。這些孩子怕的其實不是失敗本身,而是怕被人否定。
孩子之所以會怕被人否定,也 與 他們的 成長經歷有很大關聯 。
在一些家庭教育中,當孩子成績好時,父母非常看得起孩子,夸獎孩子,并給孩子各種獎勵;當孩子成績糟糕時,父母非常看不起孩子,指責孩子,懲罰孩子。父母們從自身的角度來考慮,會覺得自己的動機是好的,是希望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孩子會內化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考好就表示“我是個有用的人,是被人喜歡的人”.
▍考得差就表示“我是個沒用的人,我的人生毀了,什么希望都沒了。”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會認為,高考,這個關鍵一步的失敗,意味著對自己的終極否定。
沒有人愿意面對這種終極否定,為了逃避這種否定,所以,孩子們經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封閉自己,不和人打交道。
王琳不愿意再和高中同學聯系,盡可能躲開一切的熟人,是因為她擔心別人嘲笑她,更討厭別人同情。
她拒絕和大學同學交往,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本應該去一個層次更高的學校,接觸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現在的同學“不配做自己的朋友”。
她也很瞧不起自己所上的大學,覺得學校不入流,不是自己本應該去的那種好學校。
她會討厭、輕視老師,覺得老師的素質、能力不配教自己。
賴老師指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 當她對同學表現出輕視,同學們也能感受到被她瞧不起,對她也會看不慣,于是聯合起來孤立她。這讓她更討厭同學,如此惡性循環,關系越來越差,她也越來越自閉。
而這些其實是她自卑心理的向外轉移。 非常自卑或自責的人,會通過挑剔別人或責備別人來宣泄自己內心積壓的不良情緒。
進入大學后,王琳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自我否定。但這種自我否定來自她自己的內心,不會因為挑剔、否定別人而消失。
后面,她只有逃到徹底封閉的狀態,不和任何人交往,那樣就不會再被人瞧不起了。
然而,她的自我否定,卻不會因為她的徹底封閉而消失,反而會因為徹底自閉而更強烈。因為在這種狀態下,她再也找不到別人可以指責,她的不良情緒越積累越強烈。
在這種狀態下,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幻聽、妄想,聽到別人說自己的不是,聽到別人指責自己,或覺得腦子里有一個人一直在說話、在批評自己,這已經進入精神分裂癥的前期了。
賴老師提醒:
當孩子無法接受高考失敗的事實,或進入了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大學,父母或孩子自身需要重建自己的價值感,坦然接受高考失敗這個事實,真正理性地選擇新的道路,活出更好的人生,而不是在自責、懊悔中封閉自己、蹉跎了歲月。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