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剛開始,明明每天都高高興興的上學去,但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抵觸去學校了。不僅如此,老師布置的作業明明也不愛寫,不是告訴媽媽“我很累”,“ 我困了”,就是干脆扔筆說“我不會”。早上起床也開始找各種理由不去上學,不是說自己肚子疼了就是說自己感冒了。明明媽媽一開始沒注意,以為孩子只是偷懶,過幾天就好。但是一兩個月過去了,明明還是這種狀態,明明媽媽開始著急了。再過一個學期明明就要升小學了,這種狀態可不行啊。明明這是怎么了?
其實,明明這些行為都是厭學的表現,也就是俗稱的厭學癥。相較于原來小班、中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隨著幼兒園大班學習難度的增加,明明在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會本能的選擇逃避困難,而家長此時又沒有對他進行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時間久了這種情緒就演變成了厭學癥。
其實,厭學行為不是一時的,在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當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甚至反復發生。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以便幫助孩子順利消除厭學情緒,預防厭學行為的發生,當孩子出現厭學癥狀時要及時進行糾正,那么,孩子哪些表現可能是因為厭學呢?
一、 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
1、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聽講。
孩子一上課就犯困,再不然就是上課時間總想出去玩,看似認真聽課,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早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有時候甚至會搞小動作說悄悄話,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下面講。
2、不愛寫作業。
有些孩子一寫作業就開始揉眼搓臉,哈欠連天,再不就光喊累,就算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堅持下來,也會磨磨蹭蹭,半天寫不完作業。即使孩子勉強寫完作業,也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有時干脆說自己不會,不想寫。
3、不想上學。
討厭上學,對上學有抵觸行為。每天找理由不去上學,例如 “我肚子疼”、“我發燒了”,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出現遲到、早退等違反紀律的行為出現。
4、 缺乏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
從來不主動學習,不愛識字,更不愛做題,缺乏學習興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做一些訓練,比如練習數學描紅,背英語單詞等,孩子就會想辦法找理由推辭,或者找別的事情去做,例如打游戲,看動畫片,甚至直接拒絕。除了不愛學習,孩子可能還具有畏難情緒,為了逃避困難就抵制學習新知識,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上述行為,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幫助孩子消除厭學情緒,引導孩子重新產生學習興趣。如果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厭學行為,厭學癥就會越來越嚴重,對他將來的學習和個人成長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 厭學對孩子都有哪些不利的影響呢?
1、學習成績下降,厭學情緒更加嚴重。
孩子厭學,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習成績下降。而成績下降,老師的不認可,家長的批評甚至同學的嘲笑等壓力都會隨之而來,于是他會更加厭惡甚至逃避學習,厭學情緒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2、 遇事喜歡逃避困難和責任。
孩子厭學,本質上還是一種逃避困難和責任的心理保護機制。不去學習,不去考試,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會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面對自己完不成學習進度所帶來的挫折感。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事事習慣性的去逃避,從而養成不負責任的性格。
3、 缺乏自信,性格變得自卑。
由于孩子在剛開始厭學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幫助孩子,反而一味批評孩子,給孩子心理上施加壓力,當他成績下降后,會認為自己就是天生學習差,沒救了,就是笨。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沒有自信,甚至自卑,對學習更加失去興趣。
4、 性格變得孤僻,不愛與人交往。
孩子厭學所產生的一些行為,如不完成作業,不好好聽課,搞小動作等,這些必然會引起其他同學甚至是老師的反感。大家的不認同和不理解容易導致他不敢與人交往,怕被嘲笑或批評。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變得孤僻,不善交際。
總之,孩子的厭學行為不光是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會對他們的個人成長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厭學行為,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去糾正孩子的厭學行為,消除厭學情緒。那么,家長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幫助孩子消除厭學情緒,提高學習興趣呢?
三、家長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讓孩子愛上學習?
1、不要一味關注成績,多支持孩子其他的愛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有的擅長跳舞,有的則擅長下棋。多讓孩子去做他擅長的事情,并在不斷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及克服困難收獲成功的喜悅,孩子很容易就找回自信,提高學習欲望。
2、孩子成績出現波動時,應對孩子予以鼓勵。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具有階段性。家長應以發展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孩子成績下降了就一味指責。孩子成績下降,可能只是學習上遇到了瓶頸,遇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和鼓勵,批評和責難只能讓孩子更加害怕學習,害怕考試。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即便去學習,也是被動、麻木地機械式學習。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他度過學習瓶頸期。當孩子克服了困難,并從中收獲學習的技巧和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喜歡學習了。
3、采用特殊的學習方式引導孩子,提高孩子主動學習的欲望。
不僅僅是孩子,即便是成年人在從事一些枯燥又晦澀的工作,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厭倦情緒,進而失去對從事該項工作的興趣。當孩子對上學失去興趣時,不防換一種方式激發他的學習欲望。例如,孩子如果不喜歡學習英語不需要強迫他去學,沒有人喜歡被強迫,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家長可以試著帶孩子去看帶有英語原聲的動畫片或電影,孩子在畫面的刺激下就會產生想知道電影里面的角色說的是什么的這種想法,即便家長不去督促,他也會主動去學習英語單詞了。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理念,要比強迫他背100個單詞有用的多。
4、確定小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當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家長朋友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分析并制定某個階段的小目標,用不斷取得的小成績激勵孩子,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恢復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勞,學好各門課程。
?5、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注意勞逸結合。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對于正在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每天上學回家還要讓他學這學那,時間久了孩子身心俱疲,厭學情緒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妨列個學習計劃表,既有學習時間也有游戲時間,例如每天七點半寫作業,寫完作業孩子可以出去打打籃球,九點回家身體放松一下,九點半準時上床睡覺。孩子身心得到放松,對學習也就沒那么容易產生厭煩了,同時規律的學習和休息還可以讓孩子更自律,身體更健康。
厭學每個孩子學習生涯中都會遇到的一個階段。孩子厭學并不可怕,只要家長用對方法,一定能幫助孩子擺脫厭學情緒,恢復學習興趣。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