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專注于電競的賽事劉大大,每天為大家帶來電競圈的各種資訊,喜歡的小伙伴點點關注,謝謝大家啦,隨著時間的發展,電子競技已經越來貼近大家的生活,走近大眾的視野了,從主流媒體的認可再到最近國內終于認可電競選手成為一個正式職業,電子競技已經發展得越來越好啦。

據統計,目前正在從事電子競技產業的共有44萬多人,其中包括職業選手、賽事運營(類似VSPN、ImbaTV等承辦商)以及類似賽事劉大大這種天天報道電競行業的自媒體,自媒體也分大小啦,比如有自家網站甚至APP的大型自媒體,最小的就是賽事劉大大這種只能敲鍵盤的小雜魚。

作為一個正式的職業,電競從業者的未來還是很客觀的,據統計,目前全職電競的從業者僅5萬多人,崗位空缺達26萬多人,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這個缺口將會達到50萬,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不過想要從事這個行業,肯定就要了解待遇啦,據統計,電競從業者的平均薪資待遇在11000每月,哎,賽事劉大大不配為電競從業者啊,這拖后腿都拖到腳丫了,這還是包括了像賽事劉大大這種小雜魚,如果除去這一部分人,這個數據會更加驚人。

其實大家也見怪不怪了,一些頭部職業選手確實不能以月薪來計算了,例如RNG、EDG、IG這些戰隊的職業選手,都是百萬年薪,像UZI,廠長這種的直播約則都是千萬起步,一些不是很突出的職業選手一年各種各樣的收入加起來,幾十萬也是有的,這也是為什么這個行業現在如此受人羨慕。

但是職業選手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容易,好像一句話”游戲打的好就可以成為職業選手”,這句話是沒錯的,但是游戲打得好幾個字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大家知道LOL這一款游戲有多少王者多少白銀和青銅就會理解”游戲打得好”有多么難了,其次職業選手也是要經過長期、正規的訓練,不僅僅是單純的打游戲。

而且最關鍵的是,大多數游戲基本都是吃”青春飯”,因為電子競技需要更快速的反應能力,年齡偏大,反應力就會迅速下降,直至完全跟不上節奏,所以很多人認為職業選手職業生涯相當短暫,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電子競技員這個職業的呢?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