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一直未解除,各個省份都推遲了開學的時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網上授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起來。
孩子們在家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就可以觀看教師直播,并完成課堂作業。
很多家長不僅要照顧孩子的生活,還要耗費大量精力,督促孩子上“網課”。原來是周末輔導孩子作業,而現在是疫情特殊時期,學校一直開不了學,父母要每天在家陪伴孩子。
勞動強度陡然上升,讓家長們都感到不適應。他們都盼望著學校早點開學,身心得到解脫。
由于上“網課”需要用到手機,而不少孩子對手機比較依賴,導致有些孩子趁此機會玩手機游戲。
這類情況的發生,令家長們憂心忡忡,發出了“國家關閉網絡游戲”的強烈呼聲。
對于家長們的這些煩惱,本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長期玩網絡游戲,對孩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影響孩子的視力
由于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會遭到電腦輻射的侵襲。在玩網絡游戲時,要一直盯著屏幕看,會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視力,導致他們出現近視、散光等問題。
二、易患上自閉癥
如果孩子長期沉溺于網游,沉浸在虛擬世界里,就會對現實生活缺乏關注。獨自呆在封閉的空間里,他們不愿意與父母溝通,缺乏與同伴的交往,得自閉癥的幾率就會增加。
三、對身體發育不利
孩子整日里泡在游戲里,會給他們的頸椎、肩部帶來損害,甚至會造成駝背。另外,一些孩子玩游戲成癮,都顧不上吃飯、睡覺。
在玩游戲時,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會消耗孩子不少體力、腦力。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降低他們的身體素質。
四、耽誤正常的學業
孩子對網游癡迷不已,就會導致學習上的精力減少。他們不愿干家務活,對老師的直播課程沒興趣,也懶得寫作業。
長期以往,必然會拉下功課。開學之后,與班里的同學成績差距拉大。
如果孩子沉溺于玩網游,作為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一、要做到言傳身教
很多家長總是責怪孩子愛玩手機,卻不從自身找原因。如果自己整天手機不離手,看影視劇、刷短視頻、看小說,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能不耳濡目染受到影響嗎?能不迷戀上手機嗎?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長們不要太依賴手機,應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為孩子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二、告知孩子玩網游的危害
如果發現孩子玩網游上癮,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思想上的引導,畢竟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介紹清楚玩游戲的危害。為孩子量身制定作息時間表,監督孩子嚴格執行。
家長還可以找一些玩游戲上癮的紀錄片,讓孩子觀看視頻。看完之后,與孩子互相談一談觀后感,讓孩子發表對上網成癮的想法。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應認真傾聽他們的看法,進行適當的點撥。
三、限制孩子玩游戲時間
網絡游戲不是“洪水猛獸”,不要一棒子打死,也應看到它緩解壓力、放松心情、開發智力的好處。
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過分。如果長期玩網絡游戲,肯定會帶來消極影響。
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好玩游戲的時間,并且給孩子講明白:寫作業時要專心致志,做到保質保量;寫完作業后,才能玩會游戲。在家期間,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干一些家務活。
要戒除孩子的網癮,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足夠的耐心與智慧。
四、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很多孩子沉迷玩游戲,是由于過剩的精力無處使用。游戲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作為家長,要抽出空來多陪伴孩子,培孩子參加體育鍛煉,例如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等。
宅在家里期間,家長還可以與孩子做些實踐活動,如讀書、剪紙、插花、繪畫、養魚、下棋等,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
科學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的越親密,越關懷孩子,孩子對網絡游戲的興趣越低;反之,父母對孩子越冷漠,或對孩子強制管束,會造成孩子癡迷網絡游戲。
結語
總之,要把孩子教育成材,家長要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合理規劃孩子的作息時間,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