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應該是這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之一了。
一個在網癮戒除機構工作的朋友說,他們一天能接到一兩千個咨詢電話,家長們全都束手無策「管不了!」「怎么辦?」
擔心毀眼睛,擔心孩子上癮,擔心影響學習……
全世界的家長,幾乎每天都在和家里的「小手機迷」「小游戲控」斗智斗勇。
大家的招數五花八門,孰優孰劣,哪個更有參考價值呢?一起來看看。
1. 偷畫黑眼圈,搞暗黑懲罰
一位來自緬甸的爸爸發帖說自己找到了讓女兒放下手機的絕招,瞬間引來無數圍觀。
這位爸爸說,他經常告誡女兒,玩手機會傷到眼睛,可女兒就是不聽勸。
無奈之下,他使了絕招——「趁女兒睡覺的時候,給她畫上黑眼圈,嚇唬嚇唬她!
▼女兒玩手機不聽勸,爸爸趁其睡覺畫成熊貓眼
這位爸爸自評:「現在好多了!」
讓孩子看到直接后果,確實很有震懾力。
不過,孩子睡醒后,照了鏡子,當場被自己的樣子嚇哭。
▼ 求女孩內心陰影面積
媽媽抱著安撫,也不管用。女孩撇著嘴,一邊哭泣,一邊看向遠方,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讓人看了想笑,卻又笑不出來。
之所以笑不出來,是因為我覺得嚇唬不是教育。
這種方式也許能在短時間內「治住」孩子,但長遠來看,卻可能讓孩子習得恐懼,得不償失。
比如很多家長都說過:你再不聽話,我就……(就生氣,就揍你,就讓警察把你抓走)
這位爸爸可能跟孩子說:你再不放下手機,就會變成熊貓眼!
這雖然是事實,但手動給孩子整一個如此夸張的熊貓眼,會不會按下葫蘆浮起瓢,孩子不看手機了,內心卻留下了陰影呢?
2. 定規矩,憑本事看電視
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很多專家都主張:限制使用時間,提前約法三章。
有位媽媽就是這樣做的。
她對兩個沉迷電視的女兒說:想看電視可以,但咱們得按規矩來。
什么規矩呢?
看電視時間長了彎腰駝背,影響形體美,你們兩個就一邊看電視,一邊練形體吧。
不能塌腰,不能低頭、開腿,想看多久,憑本事說話!
男孩子嘛,可以一邊扎馬步,一邊看。
這方法很有趣,也很實用。屏幕時間、鍛煉時間,合二為一,高效節能。
不過,這種方法沒有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電視里轉移出來,遇到定力好的孩子就慘了。
3. 現實吸引,把孩子拉回現實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最主要原因還是屏幕世界比現實好玩。
想把孩子從吸睛的屏幕世界拉回來,得想辦法讓現實更好玩。
去年一位朋友去日本旅游,興沖沖帶回一種叫「紙機關」的折紙玩具,說日本的小孩不玩王者農藥,都在玩這個。
企鵝爆彈,平面的紙殼,隨手一丟,立馬驚喜彈起
桃太郎空手接白刃
呆萌小雞,破殼而出
是不是很驚艷?
都不敢相信這是紙做的,它們能蹦會跳,活靈活現,孩子見了歡呼雀躍,不肯撒手。
我也瞬間被種草。
不過,看到操作流程,需要自己動手裁切,而小卷兒當時才剛三歲,擔心劃傷手,我猶豫了。
好在沒過多久,國內就引進了中文版——《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
令人驚喜的是,中文版改良后,紙模上有壓線,孩子上手一扣,就能輕松拼折。
這么有趣的手工,孩子可以自己動手做出來!就太有吸引力了。
據我的經驗,只要能讓小卷兒手頭忙起來,她就不會想去看電視,玩手機。
果然,買回來之后,她跟爸爸都搶著玩,一大一小都被拽回了現實。
小結前面3種方法:想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暗黑懲罰是下策,定規矩是中策,現實吸引才是標本兼治的上策。
如果你也有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的顧慮,不妨試試這些紙機關,它會是那個把孩子拉回現實世界的好玩伴。
我總結了一下:
① 紙機關之所以好玩,首先是它給孩子帶來的視覺沖擊。
屏幕的一大吸引力不就是視覺沖擊嗎?色彩、畫面的切換,讓孩子停不下來。
但屏幕里的東西,孩子看得到,摸不著。
而紙機關帶來的視覺沖擊,是孩子親手創作的!
你看,從簡簡單單的一張紙,孩子折折折,變成立體的了!
再扣上卡扣,裝上小機關,媽呀,動起來了!
灰姑娘的南瓜馬車
這種從2D到3D的轉化,讓小卷兒驚喜地尖叫:媽媽,你看,南瓜里蹦出一個馬車!
與其他玩具相比,它幫孩子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② 咱們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能玩中學,玩紙機關能讓孩子學到什么呢?
我最大的感受是,暗藏的小機關,能啟發孩子去觀察、探究。而科學探究,正是學習一切科學的基礎。
其次是思維的拓展。它引領孩子從平面,到立體,再到彈跳,孩子的空間推理和邏輯思維隨之一步步得到拓展。這對將來學幾何、物理都很有幫助。
拼折的過程,孩子會投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專注力、圖解能力、動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動手又動腦。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