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是家長最不希望遇到的一種情況,而且據數萌在線老師接到的咨詢當中,青少年厭學的現象越普遍,一般家長這個時候都是茫然、憂慮的,厭學的孩子不管是學習獲得知識上,還是管教上,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孩子厭學
如何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上,家長應該先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才能對癥下藥,這里是數萌在線老師整理出來的一些常見厭學原因,及應對辦法。、
一、過重的學業負擔產生心理疲勞
這是現在孩子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很多家長在學齡前,就開始讓孩子過早的學習文化知識,嚴格的監督孩子學習做作業,除此之外,各類學習資料、培訓班、興趣班等等,讓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這種壓力壓的孩子根本喘不過氣來,自然很容易產生心理疲勞。
從本質上說,過重的學業對孩子學習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孩子減少了自我思考的過程,沒有思考的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主見,也不能將學習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而題海戰術也只是通過反復訓練,讓孩子機械的記憶知識,只能對某些題型產生本能性的解答方式,并不是真的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一旦遇到新的題型或者題型有變化,就不知所措。
這種情況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要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過度壓抑孩子的天性,只能適得其反,家長可以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利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在學習中鍛煉思維,學習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數學思維的鍛煉,一般在積木、數獨、掃雷等游戲中就可以得到鍛煉了。
二、缺乏學習信心
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學生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
也有不少學生也努力過,也自認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得不到老師或家長的認可,因為被忽略,損傷了自尊心,失去了自信心,進取心。
對于這里學生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找回學習的樂趣,但事實上,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卻在無情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比如類似“你就不會多動點腦子”、“你就不會學學人家?”…..;再有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認為不對,就直接否認了孩子的想法,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出錯事情的過程,找到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并引導孩子給自己定下一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實現了后,多多夸贊孩子,幫助一點點的重拾自信心。
三、被外界因素干擾
成長中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比如迷戀游戲、錄像、上網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時間觀念,加強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規劃。
這里提醒家長,一定要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尤其在3-7歲,是培養孩子習慣和思維方式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思維方式。
四、動機缺失成為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
表面看,孩子對學習沒有需求欲,更多的時候,是貪玩好動,需要通過家長或老師的逼迫才能夠完成學習。
但根本上看,是因為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以及觀點是消極的,甚至認為讀書無用論。
對待這類學生,家長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孩子讓孩子利用數學知識,幫助家長解決切實的問題。
四、因為討厭老師引發的討厭學科
這也是很多孩子中間存在的問題,因為對老師的厭惡,繼而產生對學科的厭惡,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換一種思路去面對老師,老師越看不起自己,越要爭一口氣,讓老師刮目相看,最好的成績,才是對自己厭惡的老師的最大報復。
五、家庭因素
最常見的是那些家庭離異的,對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往往廣交朋友,追求刺激,以從其它渠道獲得心理滿足來彌補家庭情感的殘缺,引發厭學現象的發生。
或者家長對孩子的過高的期望,導致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比如很多家長經常說,我這么努力工作賺錢,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一口氣,考上某某大學等。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