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不上學的理由,相信每個孩子都會聽到。
“我想,如果要去學校,那我就要去上學!”
“如果我要去學校,就得要挨罵。”
“如果去學校,那我就去跳河。”
……
很多類似的事情,小浩都經歷過。
就好像前兩天,小浩的爸爸向老師反饋:“他們都不跟他說一句話。”
老師說:“小浩不上學怎么辦呢?”
小浩說:“學校是寄宿制,每天晚上回去要寫作業,回來還要練習,很多學生有輔導不完的作業。”
爸爸說:“老師,我有時候也輔導不了,你給他說,他就說,你是學生,有時候也要思考一下,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不是一周,不是一周,不是一周,不是一天。”
當時,小浩陷入了沉思。
也許是小學生活給了他一種反抗的動力,他用反抗的方式告訴爸爸媽媽“你要逼著我去上學,逼著我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情,逼著我去做他根本不想做的事情”。
在爸爸媽媽的眼中,小浩還是小孩子,但在他的心里,已經是大人了,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九,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
而在這個過程中,媽媽發現小浩變得很不聽話,只要媽媽跟他說什么,他們都會反駁,甚至會跟媽媽動手。
小浩的媽媽是老師,工作非常忙,而且脾氣非常暴躁,對小浩的學習要求也非常嚴格,在小浩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輔導小浩的功課,但是小浩的成績并沒有太大的提高。
直到上了初中之后,小浩的成績反而變得越來越差了,開始跟媽媽頂嘴,甚至還經常和媽媽吵架。
這個時候,媽媽才發現,原來小浩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叛逆了。
01
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征出現而出現的身心劇變的時期,也是人體發育的重要時期。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發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
叛逆說明孩子生理發育成熟、思維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
叛逆說明孩子生理發育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2歲的孩子,正在成長發育期,他們既不是故意想和家長對著干,也不想成為孩子那樣的人。
他們只是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話語權了。
然而,他們仍然需要大人,一方面他們渴望獨立,另一方面他們與現實的關系還不一定親密。
孩子:小時候,我想要爸爸多陪我一會兒
爸爸:這個動作多臟啊!來,還是我來幫你洗吧!
孩子:我不!我就要!
這個時候,孩子物權思想的形成,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所以他開始和爸爸媽媽反著來。
第二次叛逆期:7-9歲
孩子在7-9歲的時候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通常和他上小學的時期是比較吻合的,孩子在7-9歲這個階段,迎來了人生第三次叛逆期。
在孩子12-9歲之間,第三次叛逆期也會來的比較早,一般是7-9歲這個,孩子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不過分區分開,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會比較調皮搗蛋,會不聽家長的話,不太好引導,因此,孩子到了8-9歲之后,會逐漸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么聽話,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回家之后也不認真做作業,在學習上就會經常發呆,做事情非常隨意,
喜歡的事情一抽時間就能玩很長時間,喜歡的事三天兩頭夠著,吃完飯要先去看電視,
玩游戲的時候也會很專注,不愿意聽話,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去進行一些約束。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青春期叛逆
孩子到了12-15歲之后,他們的思想趨于成熟,他們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思考。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能也會發現孩子出現叛逆的情形,甚至于一些家長經常會打罵孩子,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他們可能會聽父母的話,但是他們內心其實已經開始排斥父母了。
家長也是在這個階段,所以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叛逆,也就是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老師也是非常厭惡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是非常渴望被認可的,
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讓父母知道。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追求的不過是一個認可和肯定,
所以他們就會奮起反抗。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其實非常常見,畢竟是孩子,不管是從什么年齡段,都會有自己的小秘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