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戒網癮日本(國外戒網癮)

 

楊永信的戒網癮學校留下的陰影還沒有在人們的腦海中消失,在素質教育和心理治療矯正的名義下,校外輔導機構被監管的今天,一種特別的青少年矯治機構已經卷土重來。

 

點開微博上的楊永信超話,除了源源不斷對楊永信的詛咒,網友們還在堅持不懈地舉報每一個類似的新型教育機構:

思潘翔素質教育

重慶兵儀素質教育

紐特教育

……

不難看出,這些所謂的特訓機構本質與楊永信中心其實沒有多少不同。但仍然有無數父母,一波接一波將孩子送進這些機構特訓。那么問題來了,在楊永信之流已經人人喊打的背景下,這些機構究竟是如何持續收割家長的呢?

首先,當然是打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來進行一場“特訓”。

和楊永信不同的是,這些“教育機構”不再將戒網癮寫在機構名稱里,多是打著素質教育、特訓的旗號,在對外介紹時,也與楊永信類的體罰機構劃清界限,明確自己是“正規培訓機構”。但幾乎所有學校的簡介里,都仍將戒網癮當做最大賣點之一。

不僅在戒網癮學校,全社會都在為防沉迷做各種研究

一家湖南培訓學校是這么自我介紹的:

本校是針對網癮、叛逆、厭學、早戀、奢侈消費、親情淡漠、自卑自戀、離家出走等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素質培養、文化補習、著重親情培養的特訓學校。

機構的課程設置看上去也十分合理。比如這家號稱有十五年經驗的“紐特教育”,不僅專注青少年網癮、厭學、輟學等問題,以系統方法幫助孩子成長,還設置了家長學堂,傳授家長親子教育之道,雙管齊下,和以往的網癮治療所看起來,可謂天差地別。

為了教育好叛逆期的青少年,機構的師資配置通常也文武雙全。文有“具有中級及高級心理咨詢證的咨詢師”,武有退伍軍人管理主任。文化課程也不會落下,機構里校長、老師一應俱全,且通常都擁有數十年教育經歷。

一位自媒體博主「暴富研究局」以咨詢家長的身份暗訪了武漢紐特教育機構。對方表示他們與楊永信等機構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專注素質教育不僅有心理輔導,還有體能訓練課程。但在博主看來,體能訓練只是變個法子的體罰,心理輔導在入學的孩子看來,也毫無用途。

 

據《南方人物周刊》調查報道,一位曾在英高特工作過一個月的心理老師也表示,雖然寫著心理輔導,但機構從不推進任何正規的心理咨詢。

但無論如何,這套說辭和套路顯然說服了一些家長。乍一看,機構確實能給網癮少年們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對他們來說,能用錢“買”回一個好孩子,兩個月三萬八的花費也就不算什么了。

 

另外,權威機構的背書,也讓這些機構更加大膽。

這可謂是機構們讓目標客群們“繳械投降”的必殺器。畢竟在大多數家長看來,有了政府機構的“批準”,怎么也不會差到哪去——相比之下,親子關系可是已經緊張到必須有第三方力量介入的狀態了。

比如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湖南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號稱是由岳陽市政法委、岳陽教育體育局和汨羅市政法委、汨羅市教育體育局等部門批準、湖南省教育廳備案的的岳陽市唯一專門學校。“辦學16年來成功教育轉化來自全國各地在心理、思想、行為、道德上存在偏差的青少年近8000名。”

長沙南華教育則將各大媒體的報道放在了網站首頁上,并且還展示了教育局、政府、畢業生家長多方贈送的錦旗。在新媒體時代,長沙南華教育還開通了微博,更新家長致謝的微信、改造后的孩子考入大學等喜訊。

但在孩子們的敘述中,湖南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又是另一種樣子:一周吃不上一頓肉,體罰被倒著吊起來……而孩子們在拼命逃出去之后,連維權的證據都找不到,只能將苦果吞下。

 

2019年英高特終于因發生了一起自殺事件被責令整改,但其隨后改名為勵錚素質教育學校,繼續對外辦學。去年8月勵錚素質教育被當地監管部門責令整改,但學校依然在繼續招生,甚至在去年12月,一位十四歲因為“網癮”被父母送去勵錚素質教育學校的男孩,2天后3處骨折。明顯犯規的教育機構宛如打不死的小強,顯然各地的監管手段也有待加強。

實際上,各地確實有撥款運營工讀學校,接收有曠課、沉迷網絡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學生。只是在地方財政壓力下,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這樣的辦學機會,因此打著教育擦邊球的機構才屢禁不止,一些幸運的家長,收獲了一個“更好”的孩子;一些家長花了錢沒有成效也就罷了,運氣不好的甚至還會失去孩子。

據《南方周末》報道,一位17歲的女孩被父母送入河南省漯河市集結號慧仁教育基地半年后,被診斷出輕度而短暫的精神病性障礙,“已經渾身是結痂的舊傷與青紫痕跡,口鼻處還有血跡。”

這些名叫“特訓學校”的矯正機構,在最近幾年引起的爭議,已經在網絡上引起了一定范圍的討論。在百度上,搜索“特訓學校”四個字,自動給出的搜索推薦大多為負面:“特訓學校天天被打,特訓學校打人犯法嗎,特訓學校有多恐怖”等等。

 

而因為這些特訓學校魚龍混雜,很多家長只是覺得這種學校可以讓孩子得到“鍛煉”,沒想到卻把孩子送進了陷阱。

2016年,一位來自江西的周女士,在將弟弟送往國外留學歸國后,發現弟弟“有點郁郁寡歡”,家里人將他送往了湖南長沙一家特訓學校“去鍛煉”,沒想到是,弟弟被送往學校后,被打的遍體鱗傷。

這位周女士認為,對弟弟進行體罰的是這所學校的一名王姓校長,而在知道了事態嚴重性后,這位王姓校長開始不斷打電話,試圖要和家長進行私了。而據湖南都市頻道的調查發現,這所特訓學校是一個基地,目前只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據當地派出所透露,南英特訓頻頻遭遇投訴,卻一直無人監管。

雖然網友們每每感慨:2021年了竟然還有這種類似戒網癮機構的學校又一次出現。但事實上,戒網癮機構其實不是死灰復燃,而是從來沒有消失過。打到一個楊永信,千千萬萬個楊永信就會站起來。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目前國內還有千余家類似教育機構,但隨著電競成為新興藍海行業,家長們對孩子沉迷網絡的寬容度也大了許多。

年入千萬的電競選手們正成為網癮少年們的榜樣。比如英雄聯盟高人氣選手PDD劉謀)當年也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被父親送到戒網癮學校改造過。

倒是有不小部分的家長在權衡之后,將孩子送入了電競培訓學校。

吊詭的是,在見識了電競職業選手的水平和高強度訓練生活之后,反而勸退了一大批癡迷游戲的孩子。

由此可見,有時戒網癮,只是需要對癥下藥的手段罷了。

 

其實,國內的這種特訓學校并非中國特有,在全世界范圍內,對所謂“不良青少年”的矯正機構,從很早就開始出現,“新兵訓練營”“行為矯正機構”等名字已經成為青少年矯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有研究認為具有治療環節的特訓學校,如“新兵訓練營”(Boot Camp)對參與者有積極的影響,其中的教育、恰當的醫療干涉和咨詢等都會起到一定作用。

 

而恰恰是沒有談話咨詢,只是通過體罰和體育運動的訓練營,則基本上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產生非常深刻的負面影響。

很多類似學校都會非常強調老師的權威性,而這樣偏激的強調,只會導致很多人的沮喪、怨恨、憤怒、脾氣暴躁、自卑,甚至是侵略型性格的出現。一些類似機構,甚至成了虐待丑聞的溫床。《紐約時報》曾經報道過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9年,美國類似“新兵訓練營”的機構中,已經有31名年輕人死亡,每年1人的死亡率,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了。

戒網癮機構的出現,很多時候其實都和利益掛鉤。雖然在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游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但這一判斷依然具有爭議。比如《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提到,要把網絡游戲成癮癥列為一種精神疾病,仍然需要更多的相關研究支持,但這并不妨礙一些國家從業者的行動。韓國一些主營中醫的醫院就很早開始進入了這一領域。

一位記者曾經潛入韓國的一家醫院進行咨詢,在填寫了表格后,這家診所進行了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式:診脈+腦電波檢查。醫生說通過各種數據的比對,可以知道患者是否沉迷于游戲。雖然臥底的記者并沒有那么多打游戲的時間,但最后診斷的結果依然是平時注意力不集中,游戲上癮,需要進行針灸治療

記者在扎針后躺在床上,和醫生交談2個小時才入睡。醫生試圖用針灸和談話來減少肌肉緊張,但是對網癮來說并沒有什么效果,而且還花掉了相當于上萬人民幣的各種醫療花費。

在日本,關于治療網癮游戲癮并沒有比較出色的辦法,最近幾年采用的“集團治療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治療者將共同患上游戲沉迷癥的中學生約10人集合起來共同治療,每天記錄睡眠時間和生活步調,讓學生們嘗試挑戰游戲以外的活動比如體操、手工、釣魚等等活動,彼時也會讓學生聚在一起談談自己的沉迷體驗等,但送往類似特訓學校的例子并不多見。

 

其實,從網戒學校化身為特訓學校、在監管灰色角落里運營的背后,也隱藏著不少家長的教育失位和不作為。

在這類新聞的評論欄里,不乏來自網友對將青少年送往這類學校的親屬的譴責。認為他們也是很多傷害和虐待事件的“共犯”。在一起18歲男孩在學校被虐待身亡的例子中,父母在簽完委托協議書后,學校將男孩強制帶走,面對這一場景,為人父母都會有觸動和擔心,明明知道自己的親身骨肉會受到強制的措施,很多家長其實也抱著將負擔拋給這類學校的“甩鍋心態”。

去年,曾經驚動全國的豫章書院非法拘禁案一審宣判,其中四人被判刑,主犯吳軍豹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十個月,在該案中吳軍豹等人以“小黑屋”的形式,先后將240人次的學生關禁閉,曾有女學員控訴自己被4個男教官按在地上毆打。

事件發生3年后的宣判,已經是一記警鐘,豫章書院的最終關閉,也讓很多人付出了本不該付出的犧牲和代價。

另一則新聞則更加讓人震驚。2016年黑龍江一位母親被女兒用膠帶、布條捆綁在家中椅子上死亡,事發后16歲的女兒陳欣然逃跑被抓獲,根據媒體報道,女兒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舉動,起因于父母將她強制送往山東某地的一個特訓學校,在學校里,女兒受到的虐待讓她難以承受,無理由地被毆打,被要求蹲在大便旁邊吃飯等等,最終女兒從學校逃回了家中,沒想到發生了弒母的悲劇。

最近,游戲被稱作“精神鴉片”的新聞,更是讓人再次審視青少年和游戲之間的關系。面對游戲,真的要將其當作“敵人”其實不會帶來任何正面效果,還是通過其他辦法對青少年進行關注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將這些責任都拋給一些機構,推卸自己的責任。就像一位網友所說的一樣:

“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游戲是什么,它會不會造成近視,它會不會上癮,我們只需要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現在它叫游戲,十五年前它是早戀,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小說。”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51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12:28
下一篇 2022年5月15日 上午12:56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重庆市| 怀集县| 石门县| 宜城市| 绥江县| 莱西市| 西藏| 株洲市| 玉溪市| 方山县| 德阳市| 阳西县| 翼城县| 呼图壁县| 怀远县| 铜梁县| 紫云| 温宿县| 永福县| 青阳县| 日照市| 苗栗市| 长治县| 连云港市| 辽中县| 常熟市| 开封县| 陕西省| 新泰市| 平乐县| 榆社县| 宜宾市| 扶余县| 绿春县| 武邑县| 通城县| 茌平县| 大同县| 黑龙江省|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