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親喜歡玩游戲,會讓孩子缺乏自制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您的言談舉止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當孩子經常看見父母捧著手機的時候,內心一定會認為手機肯定是特別好玩的玩具,所以內心也會對手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當孩子拿到手機的時候,發現只要手指輕輕一碰,手機就可以變換內容、圖案、聲音,這些都對孩子來說都是很深的誘惑,而且孩子會覺得玩游戲肯定是件好事,因為爸爸一下班回到家就捧著手機玩,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沉迷游戲或者沉迷刷手機,缺乏自制力。
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除了玩游戲的時候可以專注下來,其他時候孩子很難長時間地做同一件事,而且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情緒波動比較大,記憶力減退甚至語言組織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該學習了,而是無法控制自己去主動學習,有時候會想著先把這段抖音看完就去學習吧,可是不知不覺就停不下來了,一轉眼一兩個小時就這樣浪費過去了,事后雖然很后悔,但是下次依然如舊。
有些父母喜歡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刷手機,殊不知您的孩子也在您懷中看手機看得津津有味呢。這對身體還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影響特別大,尤其是對視力的影響,一旦視力損害,可是不可逆轉的。
二、父親喜歡玩游戲,會影響家庭親子關系,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當父母沉迷玩游戲時,一定沒有心情陪伴孩子,更沒有精力去關心孩子的所思所想,沒有精力去關心孩子此刻的心理需求和物質渴望。孩子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晚上見到爸爸媽媽他們也想多和自己分父母說說話,玩一會兒,可是得到的卻是父母冷冰冰的不耐煩的一句話:“你自己去玩吧”,孩子眼睜睜地看著父母捧著手機卻不理自己,內心該是多么的無助,委屈,無奈。孩子會認為在父母眼里,自己還不如個手機重要。
孩子如果長期從父母那里得不到這樣的關懷和關注,他們就會從心理上疏遠父母,慢慢開始不與父母談心,有什么事情也不告訴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不需要父母,出去就不想再回家了。
如果父母在課余時間,可以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在周末的時候一家人一起快快樂樂的出去郊游,,哪怕陪孩子散散步、談談心,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這短暫的時間也是快樂和幸福的。
三、父親喜歡玩游戲,會影響父親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形象。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父親對于孩子的影響,無疑是極為巨大的。許多優秀的人幸運地擁有一位優秀、能悉心教導他們的父親,將使他們的人生各個階段都能走好,不會偏離正常的軌道。而也有不幸的人,因為父親的不良影響,人生隨之變得一塌糊涂。
曾經在一堂班會上和孩子們聊天,大多數孩子提起來自己父親的時候都很嫌棄地說:“哎呀,我的爸爸啥都不會,一下班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可想而知,這樣的父親在孩子心中能有什么好的印象嗎?將來如果您讓孩子趕快寫作業,別再看手機了,玩游戲了的時候,孩子真的會說上一句:“你自己還天天玩呢,為什么不讓我玩呢?”您又該作何回答呢?
而且沉迷手機游戲的父親既不是一位好父親,也不會是一位好丈夫!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矛盾不斷,對孩子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有人會說,現在很多工作都需要手機來完成啊,不碰手機不可能的啊!
這樣的情況我非常理解,比如自從疫情開始,我在家的時候也經常通過手機收集家長發來的各種信息,那段時間我的孩子也會問我,媽媽為什么你經常拿著手機呀!
我是這樣告訴她的:“孩子,現在這個社會是數字化,現代化智能化時代,爸爸媽媽很多工作都需要電腦和手機來完成,就好像你們的線上課程一樣,這個時候需要手機和電腦來幫助自己,提高自己。你看,爸爸媽媽現在并不是在玩手機,而是用手機工作,當爸爸媽媽不工作的時候,會立刻放下手機。并且我們大人身體各方面機能已經發育成熟了,而你們還小,身體各方面處于生長發育中,尤其是視力并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看會對視力造成損傷,視力一旦損傷了,那可是不可逆轉的。”孩子自然就會理解了。
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當你正確使用它的時候,它能幫助你,甚至使你事半功倍。可是一旦沉迷進去,則會被手機或者電腦主宰,使你玩物喪志,不能自拔。
所以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這么美好!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