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辦法真絕了!如果你的孩子也到了叛逆期不肯好好讀書,不妨向這位父親學一學,只用一招就能讓不愛學習的女兒下定決心以后好好讀書!狠是狠了點,但是真有用啊!
11歲的女兒叛逆期不肯讀書,湖北咸陽的一位單親爸爸采取措施:
“快點收藕,我說過了,你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女兒站在水岸邊痛哭。
爸爸催促道:“下去,你趕緊下去,你不吃讀書的苦,就吃生活的苦!把鞋子脫了,下水!”
女孩兒泡在水里哭嚎:“爸爸…”
爸爸說:“你叫誰都沒有用!今天晚上半夜2點還要跟爸爸去市場賣蝦子,等下還要幫爸爸裝籠子!快點,看到藕尖,快收!”
——這位父親讓女兒頂著烈日到田里挖藕。讓她體驗爸爸和爺爺的田間勞作苦!
女兒足足曬了4個小時,臉都曬脫皮了。
有人說這父親太狠心了,不心疼嗎?
做父親的能不心疼嗎?平時細心呵護的小女兒,疼在女兒身,也疼在父親心啊,出此下策不過是為了孩子能成才!
這位單親爸爸表示:女兒11歲了,叛逆期不肯好好讀書,再加上單親家庭,因為她出生2個月時她媽媽就離家出走了,而他也一直忙于事業,沒時間陪女兒,也缺乏溝通。
最后不得已通過這樣的方式,想讓女兒醒悟。
經過一番勞作苦,孩子還是選擇要繼續讀書,要好好讀書!
眾多熱心網友也紛紛留下觀點:
大部分都很贊同這位父親:
從小培養孩子刻苦耐勞,讓孩子更俱韌性,更能適應社會;
只有親身經歷了勞作之苦,才能深刻體會到做什么都不易。不上學后只能從事這種類型工作,風吹日曬,長期泡在水里也會風濕;上學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有多種工作可以選擇。
孩子不懂得,讀書雖然辛苦,但這是通往未來的路,如果現在吃不了讀書的苦,將來就會遇到比讀書苦百倍的事情!
生活是殘酷的,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有網友分享經驗說:
我一個初中同學,他就是初三不愿意上學了。他爸爸就讓他回家去豬圈里往外收拾豬糞,累慘了。重新回到學校,學習發力了,一路到高考縣里第一名。
漂亮!我們那兒有個退休教師,聽我爸說他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他把就讓他跟著種地,結果他受不了辛苦,回去讀書了,最后當了老師脫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我家婆對不讀書的孩子,就是讓她干農村的農活,干到孩子們趴下。結果個個都是第一名。農村老太太培養出教授、高級工程師、一級教師、高級會計師。
有網友回復很有趣:
這是哪里把我娃也送去!
從此這個女兒就恨上了父親,等父親老了,收拾老父親[捂臉]
有網友不贊同這種做法:
爸爸的做法不對,應該了解清楚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原因,或許學校里被其他同學欺負了…孩子不會無緣無故不去學校!
在我看來:
與孩子溝通,尋找原因,對癥下藥
是良方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讀書?
1.如果是因為客觀原因
如與老師、同學相處不好,或是遇到校園霸凌等。需要及時進行家校溝通,家校合作,積極解決問題。并對孩子進行心里疏導,與孩子勤溝通。
2.如果是主觀因素
單純的認為讀書很苦,真可以向這位父親學習,叛逆的女兒就像溫室里的花朵,被父親保護的太好了,她根本體會不了外面的風有多驟,雨有多急!
11歲的女孩兒不讀書以后要去干嘛?那未來想想都可怖!與其苦口婆心的勸說倒不如這樣讓她吃一次苦頭來的深刻!
3.我們家族也有這種例子:
我三姑家的真實故事:
我三姑是大夫,三姑父是養車的,家庭條件不錯,他們的兒子,也是念到高二就死活不念了,背個包就離家出走,要出門打工。
去到外地找到一家茶樓做服務員,干了幾個月,掙了點錢,又回家來了,跟我三姑說:“媽,我想繼續讀書,我要參加高考!這么掙錢太苦太累了!”
結果雖然沒考太好,但是現在過得也相當不錯了:在鐵路工作,現在好像升到正科級了,待遇都非常好!有車有房,沒事旅旅游不瀟灑嗎?
有時候真的讓孩子體驗一下生活的苦,他們才會懂得父母掙錢的不易,才會更加珍惜上學讀書的機會!
勤與孩子溝通也是父母的必修課!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