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笑雪
前幾日,辦公室一位男同事過來找九零后小同事請教某個手機游戲的玩法,原來是他兒子(上高二)最近沉迷于這款游戲,夫妻倆想研究下這款游戲是否會有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內容,但是他們對手機游戲又不熟悉,玩了半天也沒搞懂,于是就只好來請教辦公室里的年輕人。
無獨有偶,昨天下午我帶兒子(小學一年級)在小區湖邊玩,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和我兒子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后來問了說是上二年級),倆人就一起玩水槍。
倆孩子邊玩邊聊,我聽這個二年級的男孩問我娃:“哎,你玩過xxx那個游戲嗎?可好玩了?!?/span>
我兒子說,“沒玩過,但是我知道這個游戲。我們班也有人玩這個。”
他平時在學校有聽同學聊過網絡游戲,但是在家里沒有玩過,一是我們家里沒人玩游戲,所以沒有玩游戲的環境。二是他對手機沒有癮,最多就是跟著我看看美食視頻,也就半個月看一次的樣子。
雖然如此,但是這件事還是給我敲了警鐘,據高年級家長講,等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完全不接觸網絡游戲的很少,而且孩子對此一點不知,則會融不進集體等等。
恰好昨天翻閱到連岳老師的公眾號,發現有位家長也提出了類似的疑惑,連岳老師四兩撥千斤,用一封回信清晰地幫這些父母指出,應如何引導愛玩手機打游戲的孩子迷途知返、回歸正道。
首先,家長要完全配合老師,不要另搞一套。
教師都是經過專業化學習的,老師指導學生,靠得是教材層層推進的邏輯關系,靠得是專家學者對各類急迫問題的研究,而教材又是由全國最厲害最頂級的專家學者編輯而成,是舉國的智慧支持體系,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無條件支持、配合老師,千萬不要陪著孩子一起欺騙老師,那樣誤的是你自己的娃。
其次,輕易不要給孩子配手機,即使有特殊情況,進校后應該將手機交給老師統一保管,尤其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
目前教育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手機,對孩子來說,手機就相當于好玩的游戲。為什么那么多孩子甚至大人,都癡迷于游戲呢?說白了就是對即時滿足的依賴。
毫不例外的是,幾乎每一款讓人上癮的游戲都會不斷給你獎勵,不斷刺激你,讓你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會收到獎勵機制,這就是游戲讓你上癮的機制。
游戲不會等到一個小時之后再獎勵給你一個百寶箱,因為那樣太久了,游戲里的獎勵是立刻、馬上的,因此才會有很多人沉迷于在這種低級娛樂上獲得滿足而無法自拔。
而對于自制力、內控力尚形成的小學生來說,給他一個手機,就等于放任自流,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幸免。
因此,我們既然認識到這個結果,那么就果斷干脆地切斷源頭,禁止孩子有手機。
第三,在家里玩手機時,要在家長的監督下使用。
學校管理再嚴,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孩子又不可能待在學校一輩子,離開學?;氐郊依铮謾C、平板觸手可及,該怎么管理呢?
同樣地,孩子的手機也應該由家長統一保管,玩手機也需要在家長的監督下使用,尤其是從第一次孩子要玩手機時,家長就要把這個規矩定下來,防患于未然,否則等孩子玩手機已經成癮了,再來這樣要求,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拉鋸戰”。
最后,玩手機、玩電子游戲不是孩子在學校交朋友的理由,連岳老師指出人品好、待人友善公正、守規矩、成績好的孩子,怎么會沒朋友?而且這才是交朋友的正道、王道。
總之,電子產品已經充斥著生活的角角落落,現在的孩子們面臨著比我們小時候更多的誘惑,讓孩子遠離網絡游戲,尤其是不要沉迷其中,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找到并培養孩子的健康興趣,例如下棋、打球等,平時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讓孩子沒有時間去想游戲和手機的事,也沒有機會接觸,孩子就不會對游戲那么上癮了。
你身邊有對絡游戲上癮的孩子嗎?歡迎分享。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