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在眾多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學習貌似是最輕松的一條了。但就是這條最容易實現的成功之路,很多孩子卻不愿意走。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學習可謂是十分焦慮,尤其是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他們自身缺乏學習的動力,自然在學習上很難取得好成績。
孩子不愛學習,媽媽讓孩子去工地搬磚體驗生活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些孩子不愿意學習,而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生活的不容易,很多媽媽都會讓孩子去工地搬磚或者撿廢品來體驗生活。
有些孩子經過了辛苦的勞動,明白了學習的意義;但有的孩子卻從搬磚和撿廢品的過程中找到了樂趣,甚至感覺到這樣勞動也挺好,更加不愿意學習了。可見,媽媽帶孩子去體驗的場所不對,教育目的也很難達到啊~
哈佛唯一女校長,為不愛學習孩子的家長們支招
在學習方面,家長著急孩子不急可不行,這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監急”。所以想要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要采取正確的引導方式。
眾所周知,哈弗是世界名校,培育了無數社會上的人才,而哈弗在育兒理念上也是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作為哈佛的校長,自然也是在教育上頗有心得,而作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校長福斯特,就曾經提出過家長要多帶孩子外出走走、開闊眼界的說法。
她認為: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學習的主要原因是眼界過窄,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家長應該把孩子帶出去。
專家建議:孩子不想讀書,多帶他去這幾個地方,比“苦口婆心”更管用
孩子不愿意讀書,家長開始會苦口婆心地勸說,之后開始嚴厲地訓斥,但最后往往是無濟于事。
孩子對讀書有排斥,家長不妨帶孩子多去這幾個地方,讓孩子有更多的感觸,自然會知道學習的意義。
1)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像大學城
孩子想要對孩子提起興趣,必須先對學習產生清晰的認知,而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大學城就是一個不錯的場所。
大學城里到處都布滿了學習的氛圍,而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所以這個場所,承載著學生的夢想,也是學生夢想開始和實現的地方。
在這個地方,孩子會受到周圍環境的熏陶,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便不會排斥學習了。
2)基層環境,像火車站
建立起對學習的清晰認知后,家長也不妨帶孩子去一些基層的環境中去,體會下社會的辛苦,其中像火車站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就能很好地說明問題。
火車站每天都會聚集各種各樣的人群,作為運輸方式,火車相對高鐵和飛機會更廉價,所以像一些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大多都會選擇火車出行。
讓孩子看看這些為生活拼搏的農民工,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苦,體會到沒有文化的艱辛,自然便會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3)高端場所,像飛機場
看完火車站后,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去看看飛機場,飛機票的錢往往都是昂貴的,自然能選擇坐飛機的人也是偏向于高端人士。
看著這里的人都十分得體大方,自然是需要努力讀書換來的,以后才能擁有這么優秀的生存環境。
所以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而家長三番五次地教育都沒用的話,不妨帶著孩子去這幾個地方看看,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感觸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