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孩子在學校里挨老師批評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較調皮活潑的小孩,在學校里違反紀律了就必然是會被老師批評和處罰的。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被批評了就會安分下來,但有些時候小孩子卻會因此而出現過激的情緒。
小孩子因為在學校屢屢違反班級紀律而被老師批評說臉皮厚,孩子的情緒受挫,現在是抗拒上那位老師的課。而且孩子往往情緒都比較激動,對于家長們的教育和勸說也都是全盤否定和拒絕,對此,家長們又該怎么辦呢?要怎樣才能讓孩子繼續回學校上課?
其實,小孩子有時候也是自尊心很強的個體,他們對自己有著固定的榮辱心和羞恥心,因此他們也并不希望自己被他人尤其是長輩否定,更不能夠去理智的接受一些貶低或者責罵的話語。如果小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們往往就會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反抗心態。
對此,家長們大都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就是孩子被老師批評了,不開心不想去上學,但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在這其中的心理情況。不管孩子在這件事情中有沒有做錯,作為一個正常的孩子他們肯定會因此而傷心憤怒,在這里家長們就像看到孩子的情緒,再去談論實際事實。
1、孩子的情緒需要被認可
即便是孩子做錯了但他們也會有比如傷心、憤怒的情緒存在,這都是很正常的,大人被批評的時候也會有反抗的情緒。因此,孩子們這些不好的情緒也需要被認可,讓孩子說出來自己為什么會生氣、因為什么而傷心,讓孩子將心里那些不好的情緒釋放掉。
2、讓孩子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
人在遇到否定的東西的時候常常就會進行自我保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將自己一些不好的行為合理化,把自己想象成是受害的一方。然而,孩子在課堂中違反紀律,這本身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而家長們就需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也是有錯誤的地方的,是需要接受批評的,概要知錯能改。
3、承認老師在處理中不妥的地方
很多時候孩子被批評了并不會有這么激烈的情緒反應,孩子有這種情況發生就不能排除老師在處理過程中是否有所欠妥。比如對于孩子的言辭過分傷人,某些用詞并不恰當等等,這些都是傷害到孩子的地方,家長們不能“唯老師準確論”,認為老師就一定是對的。
4、賦予孩子被討厭的勇氣
在自尊心和羞恥心的作祟下,孩子們常常都希望自己是被夸獎的那一個,則會讓他們覺得很有面子,而被他人批評否定的時候就會覺得很丟臉。很多孩子都沒有勇氣去接受他人的討厭,這就更需要孩子對自己有信心,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
5、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孩子理解對方的前提,孩子被批評了內心很受傷,但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擾亂記錄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種不尊敬、影響他人的存在,老師也會因此而不開心。當孩子理解老師之后,才會真正去接納老師。
6、讓孩子明白上學上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當孩子被負面情緒主導的時候就很容易什么都不管不顧了,他們不顧及決定的后果更在意自己當下的情緒。當時上課并不是因為討老師喜歡,而是要去學東西的,不上課就意味著學習落后,這對于孩子來說是自己的損失,而并非老師的損失。
重要提示:小孩子們都有很強的自尊心,當被老師批評之后肯定是會有不良的情緒的,對此家長們要積極疏導,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但也要讓孩子認清自己的錯誤,承認老師處理的不妥之處,更要賦予孩子被討厭的勇氣,教會孩子換位思考,更要讓孩子正視自己學習的目的。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有沒有和老師有過矛盾,原因為何?歡迎留言討論。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