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高中的語文老師給我分享了自己女兒學習語文的經驗,
她說,昨天自己在判試卷的時候,女兒過來一看
“自在飛花輕似夢”的下句是什么,一下子就選對了。
雖然女兒才讀二年級,但是對文字、詩詞都有著敏銳的感知能力。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她的說的幾個例子
1、落葉和落木
媽媽踩了踩路邊一片干枯的樹葉,問道:你說這叫“落葉”好,還是叫“落木”好呢?
女兒:落木。
媽媽:為什么?
女兒:因為這樹葉的顏色已經干枯到很深了,像木頭的顏色,所以叫“落木”更好。
媽媽:對,這顏色可以稱之為黃褐色。
媽媽又指了指另外一片落在地上的黃中帶綠的樹葉,問道:這片叫“落葉”好,還是叫“落木”好呢?
女兒:落葉,因為它還有點綠色,不是木頭的顏色,就還有半點生命的感覺。
媽媽:杜甫有句詩,叫“無邊落?蕭蕭下”,你說“無邊落木蕭蕭下”好,還是“無邊落葉蕭蕭下”好?
女兒:“無邊落木蕭蕭下”好。
媽媽:為什么呢?
女兒:因為后面有“蕭蕭下”,只有干枯到和木頭顏色一樣的樹葉才能發出“蕭蕭”的聲音。媽媽,我作為一個現代女孩,可以這樣來說,“落木”就像薯片,會有那種吃起來嘎嘣脆的聲音;而“落葉”呢,就像煮熟的青菜,不脆。
2、饑腸轆轆
女兒:“饑腸轆轆”是什么意思?
媽媽:就是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意思。
女兒:轆轆是什么意思?
媽媽:這里是形容肚子咕咕叫的意思。
女兒:那為什么會車字旁?
媽媽:“轆轆”的意思本是車輪滾動的聲音,這里形容肚子餓得咕咕叫就像車輪轉動的聲音,所以車字旁。
女兒:可是自行車汽車車輪轉動都沒有聲音的啊。
媽媽:古代是用木頭做的車輪,牛車馬車都是木頭做的,轉動時是會有咕咕的聲音的……
3、墻角數枝梅
媽媽:女兒,你看,梅花含苞待放了。
女兒:是啊,紅色的呢!
媽媽:墻角數枝梅……
女兒:這是墻角嗎?是門口。
媽媽:那“門口數枝梅……”
女兒:“門口數枝梅”不好。
媽媽:為什么呢?
女兒:“墻角數枝梅”更好,因為在門口太熱鬧了,就不是“獨自開”了,跟后面的“獨自開”不匹配;而且在墻角忽然發現數枝梅才會有神奇新鮮的感覺……
媽媽:梅花經常象征孤傲,在幽僻處開放更能顯示其孤傲的精神……
女兒:是這個意思,我就是說不出來,門口人來人往太熱鬧了……
媽媽:是的。“墻角數枝梅……遙知不是雪……”那你認為這詩里的梅應該是什么梅呢?紅梅,還是黃色的臘梅?
女兒:當然是白梅咯,因為“遙知不是雪”啊,雪是白色的,所以是白梅!
因為媽媽是語文老師,所以平時會較多地跟孩子探討古詩詞,并且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但是對于普通的家長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作為普通家長,不如就陪孩子背背詩,抄抄詩,就當作是陶冶情操怎么樣?
轉眼間,期末也快到了,二年級的家長不妨打開同步教學視頻,陪著孩子復習復習吧!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