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愛學習,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力不夠,寫作業像仇人一樣,教育無果之后,父母對孩子最后的一句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來結束這次的對話。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我自己又是怎么做的?
這個星期,跟妞約定好了:為了避免雙方不開心,這個星期的學習她自由安排,我不再提醒,需要幫助,她可以告訴我。親子關系大于學習本身。
第一天,她早早完成了學習計劃。我感到很欣慰:哇,也太優秀了吧!感覺自己以前可能有些多管閑事了。
第二天,她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一直在玩,一直在玩,一直在玩,忘乎所以。直到晚上,發現學習計劃沒時間完成了,當場崩潰。生氣了一會,哭了一會,說:明天要定個五點鬧鐘,一起來學!當時,我內心很掙扎,很想靈魂拷問:一整天都學習,現在來急有什么用?但我告訴自己:指責不能解決問題,孩子也一直在想辦法試圖去做到。她只是需要時間,還需要機會,她會做到的!
第三天,也就是昨天,妞仍沒完成學習計劃。玩完回來,又沒時間了!內心很慌,幫作鎮定地洗漱睡覺,睡前說了一句:再也不把學習安排到晚上了。我繼續做自己的事,陪她睡覺。
今天下午,把學習計劃完成了,自己說了一句:早點完成學習真好!明天會怎樣,我不知道,也許會保持今天的狀態,也許又玩得忘記了,后悔不已。但我相信,10 天后,15 天后,對于怎樣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她會有進步有成長。
成長是什么,就是在反反復復中,一點點前行。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分享一點小經驗。
第一、父母要舍得放手
舍得放手是指舍得讓孩子去安排自己的學習。當然,在放手之前,有很多功課要做。首先,要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是自己的事,意味著學得好,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學得不好,是孩子自己不夠認真。我們不能在孩子學得好時,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也不能學得不好時,責怪孩子不夠認真,那時,他們已經夠難過了。
其次,要跟孩子說,我相信你能自己管理好學習。在陪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進步。今天提醒一次,你就學習了;今天學習,你沒有做其他事。通過一件件小事,讓孩子看到自己能做到、能做好。最近你寫的字很有進步,又快又好看。
最后,問孩子,愿不愿意試試自己來安排安排。或者,像我一樣告訴孩子:為了我們的關系,學習交給你自己了,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
第二、父母要能管住嘴
讓孩子自己負責,一開始肯定會有各種問題。如果一出問題就責怪孩子:你看,沒有媽媽提醒你不行;你看,你把自己弄得亂七八糟!孩子就不會再有信心自己來安排規劃。
第三、要給孩子時間和機會
培養學習自主能力是一場持久戰,最快需要半年,最遲需要一年。這一年,孩子會反反復復,一會兒安排得很好,一會兒安排得不好。在孩子安排得不好時,我們要有耐心,讓孩子通過一次次嘗試,去找到那個節奏。突然想起,妞曾經很認真地告訴過我:媽媽,我不是不愛學習!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愛學習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