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之后,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一些聰明伶俐、開朗活潑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都不怎樣樣。相反那些平時內向、話少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大部分都比較優秀。
這是為什么呢?
(一)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認為,這不是孩子智力高低的問題,而是社會性發展的問題。
李老師還開玩笑說,那些成績不太好的孩子,都具備當領導的潛質。因為,領導并不需要多強的業務能力,相反,領導業務能力太強,反而會讓他當不好領導。因為,如果領導的業務能力特別強的話,他就會看不上那些做業務的,就會不尊重做業務的,從而導致其做不好管理。
為什么說,現實中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長大了,都善于當領導呢?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業務能力比別人要差,所以,他就會表現得更謙虛,同時,會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人際交往方面。
(二)
現實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小孩,長大了有可能會從事領導崗位,而學習比較優秀的小孩,長大了有可能會從事做研究的工作崗位。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只是第1類小孩偏重于社會性發展,所以,他的語言能力發展會比較好。而第二類小孩,與人打交道少,語言能力發展會相對弱一點,但是他的注意力會更穩定。因為,他的注意力比較好,所以,學習就自然會更優秀一點。所以,注意力比較穩定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內向型性格的。
(三)
20年前,因用硫酸潑熊而犯罪的清華大學研究生劉海洋就是這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
劉海洋那年22歲,剛參加完清華研究生考試,他幾次來到動物園,拿飲料瓶裝上硫酸潑向動物園內的笨熊,導致好幾只熊受傷嚴重。劉海洋也因此被移交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劉海洋說,他只是想做一個實驗,想看一看笨熊的鼻子到底靈不靈?沒有想到后果會這么嚴重。
一個北京大學的高材生,為什么會犯如此愚蠢的錯誤?其實,我們看一看他的成長經歷就知道了。
1980年,劉海洋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三歲不到父母親就離婚了。小小的劉海洋就和母親還有姥姥一起生活。
她母親是一個公交車司機,每天早出晚歸,每天凌晨四點就得上班,深夜才能回來,而劉海洋的姥姥腿腳又不方便,不能帶小海洋出門玩。所以,劉海洋的媽媽每天只能把劉海洋鎖在房子里。
劉海洋回憶說,5歲之前他很少出過房間的門,陪伴他的只是一籃子積木,每天只能透過窗子看到門外的樹,聽到小鳥的叫聲。
劉海洋的媽媽說,對劉海洋管理比較嚴格,小海洋也特別聽話,讓他干什么就他干什么,從來不敢說一個不字。媽媽說蘋果是甜的,小海洋就必須說蘋果是甜的。睡覺的時候,要他不作聲,小海洋就是被憋哭了,也不敢叫醒媽媽。
劉海洋的媽媽還說,劉海洋小時候特別聰明,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認識很多字。所以,他比同齡上學要早,成績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高考時,劉海洋喜歡生物,但他媽媽卻讓他報考了清華大學,而清華大學卻沒有生物系,最后劉海洋只好入讀了電機系。劉海洋,一直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直到那次潑熊事情的曝光。
劉海洋之所以這樣,很明顯這和他的社會性發展不足和內向性格有關。
因為社會性發展不足的人,一般傾向于自我中心,傾向于關注于當下,而不會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不會考慮到社會的發展,不會考慮的事情的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