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如果是家長去幼兒園,孩子直接哭鬧,要求送的,有的孩子是不是沒哭,就會說沒問題,要不要送?等他大了,哭鬧多了,覺得沒問題了,又說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
作為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問題的根源,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李老師:孩子已經不想去幼兒園,有一次我帶他坐公交回家。車已經開到校門口了,孩子不想走,還是要走。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李老師:家長的處理方式,讓孩子在車上和家長進行交流,在家長回家之后,不要著急上火,慢慢引導孩子進行說再見,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接受分離。
在幼兒園門口等候
我們在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一旦孩子有不愿意進去的意愿,我們不要強迫孩子,而是可以通過坐下來,抱著孩子或者親一下孩子的肩膀,讓孩子感受到他的難過和恐懼。這樣孩子會更加恐懼,還有可能就直接躺在地上,或者直接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在車上一定要有大人,孩子才會乖乖的待在車上,這時候我們再告訴他要去幼兒園之后,我們就會送他。但是孩子其實很清楚,他這樣做只是為了有個好玩的時間,逃避上學,而且他到幼兒園之后,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學校是干什么。
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里頭上學,是一件很嚴肅認真的事情,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因為,就算是幼兒園的老師沒有那么嚴厲,但是,在家里,還是要讓孩子知道,在家里還是要有規矩,在幼兒園要守規矩。
那么,在家里,我們就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家規,也就是家規。在家里,孩子要表現好,那就要去聽父母的話。但是,在學校里,老師就算了解家規,也沒有辦法管束孩子。
那么,在家里,我們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在家里的規矩呢?
1.孩子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是一件大事。
家規是指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有利于孩子培養孩子獨立性和自理能力。比如孩子要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自己過馬路,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主性的關鍵。
2.家庭會議。
在家會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這也是家庭會議的一個重要環節。家庭會議上,可以召開一次家庭會議,邀請孩子就家庭會議的內容作為討論的議題,孩子作為參與其中一員,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
3.孩子的日記。
在家里讓孩子當小老師,寫日記,講故事,畫紙,或者是陪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戲,這會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快樂。比如玩游戲,我會和孩子玩游戲,或者是玩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的游戲。除了以外,孩子可以把玩手機作為一個放松的手段,或者是放松精神。
4.孩子的作業。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您在一旁陪伴著,并且當他做完作業的時候,您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放松一下,不要總是讓孩子學習。
5.不要用負面的眼光看待孩子。
當您因為孩子作業的事情而發脾氣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想想孩子在學校里面發生了什么,他是什么樣的表現,不要總是在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好好寫作業,只有讓他把這個感受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才能把壓力化為動力,推動他更好地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