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從問答來。
謝邀。沒有一個混得好的。
可能我的回答比較絕對,但是從我身邊的例子來看就是這樣的。
前兩天關于讀書有用無用寫過我自己的經歷,今天也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
我有個發小叫丹丹,我們是小學三年級認識的,我們父母在同一個批發市場開店,隔壁門面。因為我倆同年,她比我小半歲,自然很玩得來。
小學時我倆放學約著一起回家,寒暑假、周末幾乎都玩在一起,有時看見彼此沒去市場,就去彼此的家里找。
初中后就很少聯系了,因為沒在一個學校,她所在的初中周末放兩天假,而我所在的初中只周末下午放假,寒暑假偶爾會見面,但已經沒有小學時那么熟絡了。
丹丹因為一直成績很不好,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去了。我高中畢業那年我聽我媽媽說她已經嫁人了,那時我已經很久沒見過她。我問嫁給誰了。我媽媽說聽說是貴州農村的,家里窮得不得了,她爸媽都被氣得不行。
大二時,又聽我媽媽說她生小孩了,我媽媽的語氣里滿是不屑,說才20歲就生小孩了。又感慨一句說,不讀書早點結婚生子也要得。
(不是因為我記得清楚,因為我倆差不多大,隨便根據個什么都能推算得出是哪一年、是什么時候)
大四時我奶奶去世唱戲,她帶著她的小孩過來看戲(因為我們兩家隔得也不遠),她女兒兩歲左右的樣子。我跟她還打過招呼,我感覺自己在她面前還是個奶娃娃。連我家親戚們看見我倆都在背后聊,說雖然她和我同年,她還比我小半歲呢,但畢竟結了婚生了小孩了,看起來比我老練多了。
再過了幾年(這時我就不記得了,因為我參加工作了,確實不記得具體是哪一年了),我家的店鋪已經轉給我堂哥做了,有一次我去那里玩。她媽媽在訓斥一個七八歲左右胖胖的小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小女孩簡直就是她的翻版,跟她小時候長得太像了,不用問都知道那是她的小孩。
我就問我嫂子關于她的一些情況。
我本以為就是公婆家那邊太窮了,她和老公帶著小孩在娘家這邊生活的故事,哪知是我太天真了。
她早就已經跟那個貴州的老公離婚,然后吃住在娘家,又談了個本地農村的男孩子,結婚又生了小孩。她和她老公在外地打工,她大寶就一直放在娘家。至于她小寶是她夫妻自己帶還是公婆帶,我嫂子也不是很清楚,但我覺得不管怎樣,她的前半生在我認為就是悲劇的。
再過了幾年,我又一次去堂哥店里玩,仍舊看見她的大女兒,已經長高了不少,大姑娘模樣了。跟在她奶奶后面走,是丹丹的奶奶噢,已經滿頭白發的老人,想著小的時候丹丹也是這樣跟在她后面的。
我問嫂子,丹丹這么多年都將她大女兒放在娘家嗎?嫂子說不然有什么辦法呢,兩夫妻在外面打工,賺的錢有限,連逢年過節都很少來娘家。她父母也是沒辦法,自己的外孫女不管又不忍心,管又管不好,整天對著這個外孫女呼來喝去的。這個小女孩也不聽話,讀書不會讀,長得又胖,市場的人老是笑話她。有次還跟她外婆對著打,惹得大家都來看熱鬧。
嫂子說得云淡風輕,可是我聽著心里卻不是滋味,這是一個小姑娘的童年吖。
~~~~~~~~~~~~~~~
可能你們會說也有很多人沒讀書后面很有出息,是的,這樣的例子肯定有,只是我身邊沒有這樣的。比如說很多微商品牌創始人,真實性怎么樣我不清楚,反正她們是這樣說她們的經歷的。
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的都是多讀書的,朱元璋因為小時候家里窮才沒讀書,可是他長大后也看過不少書啊,并也很重視文化的力量。
或者是因為有不得已的原因放棄學業的,這類人能成就一份事業,是因為他們只是離開學校,并沒有離開學習。
~~~~~~~~~~~~~~~
我想說的就是不要指望早點入社會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讀書只是一時苦,可是早早入社會很大可能是一世苦。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