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一個親戚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她讀高二選學美術專業的兒子已一個多月拒絕回校上課了,天天在家打游戲,累了就躺在床上睡大覺,每天只是偶爾拿起畫筆畫畫,時長最多也就半小時左右。如果是在他面前說,讓他回校上課,學習文化知識,他立馬反面,大吵大鬧過后,再也不肯跟父母說一句話。
面對這樣的孩子,身為小學教師的父母,除了唉聲嘆氣,根本找不到絲毫的辦法。但孩子不上學,整天呆在家里玩游戲,這是家長必須要面對的,不可能做到坐視不管的。
面對著孩子這樣沉迷游戲,不能自拔的狀態,作為家長的,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從游戲中走出來,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軌。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要讓孩子遠離電子游戲,父母親一定要有耐心地陪伴孩子,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不要讓他感覺到孤獨無依,導致他把精力和興趣點全部集中在玩游戲上,而是要多帶他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領略美景:可花叢漫步、可溪流戲水,可山林游走、可暢游大海。讓孩子深入社區,多參與有益的活動:走進養老院幫助老人、走進貧困家庭體驗他們的生活、走進最美讀書家庭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尋訪名人勝跡提升自我修養。
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開闊孩子的眼界,涵養其浩然之氣,逐漸讓孩子明白,一個人不能玩物喪志,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充滿愛心,富有責任擔當的有為青年。
除此之外,作為父母,還要巧妙創設情境,與孩子溝通,讓他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說出來,以此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適時的給予點撥、引導,讓孩子充分認識到,一個中學生,過于沉迷玩電子游戲,會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既影響學習,又拖垮身體,百害無一益。
總之,當自己的孩子沉溺游戲,無法自拔時,身為人父母的,不能坐視不管,或是簡單粗暴對待,而是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與愛心去關注孩子、關心孩子,以潤物無聲的父母之愛去溫暖孩子寂寞無助的心,讓他覺得,生活中除了那些虛空無聊的游戲之外,還有很多很多有趣且充滿愛意的生活。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