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Mike上一年級后,喜歡看“米小圈”系列的書,這周又新買了一套“這個系列的筋急轉彎”,Mike已經連續看了兩晚,今天的睡前閱讀他還要看。我覺得這套太簡單,沒有意義,希望他能看米小圈其他系列的書,腦筋急轉彎的書可以在每天早晚上學的時候和媽媽互動,這讓他有所抗拒,說我干涉他看書,我就比較急躁,就對他說了開頭那句。然后Mike不情愿的拿了其他的書坐到床頭,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認真和興奮勁。
雖然知道這樣不對,但遇到了實際情況時卻往往又犯了糊涂,以后再遇到此類問題說話前先冷靜3秒,從正向的角度引導,比如,換一種說法:“上次看的米小圈故事,是不是很有趣?你還記得他的好朋友鐵頭嗎?還有誰啊?爸爸有點不記得了,我們一起從書上找找看,另外看看今天有什么更有趣對外事情,好不好?”。
如果這么說,我相信他肯定會主動跑去拿書,并很開心地跟我講講書上的故事,因為他現在有表現欲了,爸爸不知道的內容他知道,他會更有成就感。
開頭我對Mike說的這句話,想想其實更多的是我在借機發泄自己心中的情緒!這也是一種語言暴力。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不經意間在最愛的孩子面前,說出傷人的話!言語粗暴!
語言就是武器,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傷害他人!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電影《雷霆沙贊》中,里面反派希瓦納博士從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殺兄弒父的惡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親和哥哥對他的語言暴力。
孩子的教育是一面鏡子,家庭教育更是家長的一場修煉。
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去管理孩子,從內心拒絕語言暴力。
我們還要具備同理心,常換位思考,以平等、和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尊重和欣賞彼此,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也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