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個人的時候,她在干什么?
如果無人也無電子產品干涉,她一定在做她自己當下最喜歡的事;
畫畫,手工,樂高,跟玩具過家家,玩玩具,運動……
然后你會發現,有一樣或者幾樣,是她只要一個人的時候必備的玩品……比如我家小朋友日常三件套畫畫、手工、過家家……有的小朋友就是樂高……不知道有沒有是彈琴的
他們一個人時,除了手眼身體在活動,一般會伴隨著一個人的自說自話;
很有意思的是,我家小朋友碎碎念三件套,唱歌古詩過家家……
一般學校里新學了歌曲或者古詩,就會發現,玩玩具時,畫畫時,剪紙時,大號時,吃飯發呆時,上學路上……時不時她就會反復碎碎念的那首詩那首曲的片段,然后不經意的給她播放同款,小朋友就會開啟了復讀機模式,反反復復跟讀跟唱,更有趣的事,每次反復的時候,都會自動修正那么一丟丟……反反復復十次二十……不計其數,突然有一天她就出口成章朗朗上口了……我印象特別深就是《成語拜新年》和《一年級》的曲子,歌詞都是大篇幅的不重復的歌詞,她就這樣一來二去的跟讀,就朗朗上口了……
讀繪本也是,你會發現小朋友一開始會喜歡反復聽一本書或者一個橋段,大人講的都厭倦了,但小朋友樂此不疲……
小朋友的興趣就藏在她無意識的高頻做的事里,找到這個興趣,給她點陽光,她就爛燦了
而這些都需要有她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在一個人的留白的時間里,他的大腦會自動幫他選出她當下最感興趣的事去反復專注研習,直至達到她的階段性的目的,小閉環完成,她就有了新的價值體驗……這就是她完整的學習成就的雙過程。
但很多時候,他們的時間被我們填的滿滿的,想要爭分奪秒的為她的大腦充電,讓他們的大腦變得更富足。然而,海量的新信息涌入大腦,沒有經過大腦的深加工,信息會轉變如何呢?然后,我們每天又都重復著同樣的進程……時間是被填滿了,大腦富足了嗎?
我們成年人亦是如此,每天疲于奔命,早上六七點到晚上十一二點,還有更甚的,就像個陀螺一樣運轉,哪有時間留白,留白就想好好睡覺,我們的時間夠飽滿的,但每每回想起來,感覺了無生趣,索然無味,毫無長進……
從小朋友的學習的模式,突然感悟到,我們需要像孩子一樣思考學習,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給自己留一些白,找到自己的生趣,去專研探索,實現自我的學習成就的小閉環……反反復復螺旋式上升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