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管用嗎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不聽話,打罵不管用,怎么教)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不聽話,用了很方法可還是不管用。孩子不聽話,別總在孩子身上找答案,應該從父母身上找根源,大多數情況,問題都出在家長那里,如果能夠掌握這5招,比打、罵管用多了。
1.別當大家長,總要求還強迫;2.別直接了當,學會引導;3.孩子的隱私不能碰;4.別輕易下判斷,多聽聽;5.當一個合格的陪練,有了這5招,孩子肯定都“聽話”了。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今天講的是:孩子不聽話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可能會有家長產生疑問,老師你說的這5招很普通能有效果嗎?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教育誤區,總以為有那種一試就有效、一招就靈的方法,教育需要時間、家長需要耐性、孩子需要空間。
一、原因分析: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既然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那就來分析一下內在的原因。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不愿意聽,因為覺得父母說的不對;另外一個是不想聽,因為孩子有自己的主見。
孩子的想法并沒錯,但家長卻不這么認為,在父母看來,“我的決定都是為了你好,你還不聽話,你對得起我嗎。”
父母的想法過于主觀,并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考慮,并沒有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當孩子有逆反情緒時,家長反而不樂意了,還把錯怪到孩子身上。
所以,孩子不聽話的根源在父母身上,要改變就要先改變父母。
二、解決方法:為什么這5招會有效
1.別當大家長,總要求還強迫。
有父母很喜歡當大家長,要求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孩子不同意就強迫,時間久了,自然會反抗。所以,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是家庭中的一部分,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
所以,別想著當大家長,別那么強勢,放低要求,更別強迫。
2.別直接了當,學會引導。
在家庭教育中提到引導的次數很多,意思是希望家長要學會指導和啟發,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過度的指責與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錯了,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長可以用提問、比喻的方式啟發孩子,其結果更加明顯。
所以,直接了當并不一定有效、合適,正確的引導,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啟發效果。
3.孩子的隱私不能碰。
孩子的隱私的是一條紅線,這條線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包括父母家人。父母也別覺得孩子小就沒有隱私,或者認為作為父母就可以去偷窺孩子的隱私。尊重的表現之一就是尊重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家長想要了解孩子,那么首先應該學會尊重。
所以,孩子不想說的別去硬打聽,尊重之后孩子才會跟父母敞開心扉。
4.別輕易下判斷,多聽聽。
有時候,孩子不聽,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為什么不理解,因為家長就沒去認真聽孩子的話,然后就主觀判斷下了結論,這樣的結論當然不符合孩子的心意。在家庭教育中,特別強調了一點,多聽、多問,多聽聽孩子說了什么,不聽,怎么能了解,不了解,又怎么正確實施管教呢。
所以,多聽比多說強,說多了,連威信都沒有了。
5.當一個合格的陪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句話家長都聽過,但如何陪伴呢?可能就不知道了,其實陪伴很好理解,相陪作伴的人,這不主角而是配角,也就是好的陪伴,其實就是做一個合格陪練,想想運動員身邊的陪練就能理解了。
所以,做陪練也不容易,要學習的更多。
三、結語
作為父母不要總為孩子不聽話而發愁,當孩子和你頂嘴、對著干的時候,先想想自身的原因,更多時候,解決了家長的問題,孩子的教育也就沒問題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