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問題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孩子的問題父母。”孩子身上表現出的問題都只是父母對孩子“愛”的投射。
作為家長,都不希望孩子染上網癮,那么家長在教育網癮孩子方面應該怎樣做呢?
我來告訴大家,家長可以分為七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讓孩子談自己的感受。記得,要想溝通有效,第一句話很重要。不譴責,不怒罵,甚至還要接納,并只談自己觀察到的感受。
家長可以這樣開頭:“孩子,當我看到你花那么多時間玩游戲時,我真的有點擔心,我擔心你晚上睡眠太少影響生長發育,也擔心你精力分散影響學習。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愛玩游戲,不要說你了,有時候大人也喜歡。我知道你是個有想法、也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那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事,看媽媽是否能為你做些什么?”
第二步、建立基本原則。這個基本原則必須建立在完全公平的前提下。家長要注意,我們不能嘴巴上說“公平”,而實際上一旦孩子的觀點不是我們要的樣子就立馬出示權威。
家長可以這樣說:“今天我們的聊法跟以往不同,聊之前必須先建立幾個規則。這些規則我們一起來確定,每人各說三條,你先說好嗎?讓孩子先說,是在表明一種態度——我很尊重你。……好,現在我來說:1、每個人說話都不能大嗓門;2、無論如何,要聽完對方的話才能接話;3、無論對方說什么都不評判…….
第三步、寫出各自的看法。雙方各在一張紙上寫“玩游戲”的好處與壞處各三條,以及對彼此因“玩游戲”而產生的態度或做法的感受(比如孩子寫道:媽媽老是監視我,我很不喜歡;媽媽寫道:因玩游戲耽誤上網課我很著急),后一項不限條數。記住,無論孩子寫什么,都不譏笑或譴責,并給予一定的理解。
第四步頭腦風暴。根據前面寫出的優缺點以及感受,每人繼續寫出可以平衡或解決的方法。比如孩子寫道:希望媽媽不要來監視我,這樣我會更自覺(在過往的咨詢中,有好幾個孩子曾告訴我,家長越擔心他做什么,他就越想做什么)。媽媽也可以這樣寫道:希望孩子減少玩游戲時間,不要影響學習。寫出來的方法數量越多越好,但要設置時間,比如5分鐘。
第五步確定一個或多個解決方案。比如,媽媽允許孩子在假期里每天可以玩兩局游戲。這里建議家長與孩子簽協議的時候用幾局,而不是幾小時。有好幾個沉迷游戲的孩子告訴我,如果時間到了,但游戲還沒結束,他們會很痛苦,這也是導致他們說話不算數,繼續超時玩下去的主要原因。
第六步寫下協議。寫協議的目的是為了有儀式感,顯得很隆重,這樣可以促使彼此更好地做到,也為了以后的有據可查。
第七步評估。適時地做個階段性評估,看看彼此完成了多少。這里建議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而且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一個習慣要改變只能慢慢來,所以在做階段性評估時,你要把眼光聚焦在孩子的進步上,你可以這樣說:“孩子,你在這方面果然做到了,真心佩服你。”如果變化不大,你也要這樣說:“改變自己確實很難的,我知道你已經在努力了。我們堅持住,慢慢來一定可以的。”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