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一年級孩子學數學(怎么讓孩子喜歡數學一年級孩子)
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的數學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p>
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p>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那么,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我在教學實踐中著重抓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課堂上要求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又由于他們其特殊的年齡特征,其思維更具形象性。在具體教學中,我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盡量利用教具、動畫課件等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種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以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在這方面我注意做到:
1、傾聽意識:一年級的孩子很善于表現自己,對別人的發言往往不關心,只急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學生發言卡殼或出現錯誤時,性急的學生常常會迫不及待地打斷其發言,毫無顧忌地說出答案或指出錯誤。這樣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會傷害發言同學的自尊心。所以,我從第一節數學課開始,就抓住機會首先讓學生明確傾聽的重要性。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孩子,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
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生成自己的意見,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是最會學習的孩子。其次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凹偃绨l言的是我,愿意別人打斷我的思路嗎?”通過這樣他們就能從體驗中明白耐心地傾聽別人的發言,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信任。
2、方法指導:這些孩子剛從學前班上來,在學前班時又沒有過多的學習任務,缺乏傾聽的方法指導。因而,我適時教給學生“聽”的方法: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不要急于回答,等考慮成熟了再作出回答。老師叫別的小朋友回答問題時做到:不插嘴,不跟其他小朋友小聲交流、討論;仔細聽小朋友回答問題的過程,并想想看他說得有沒有道理;哪些地方他的意見比較好,自己還需要改進,哪些地方他的意見與自己不同;等小朋友回答完畢,自己再舉手補充,可用“剛才xx同學的意見……我認為……理由是……”“我想補充的是……”等方式與大家交流。
3、能力訓練:在數學教學中,我常常通過聽算練習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是這樣做的:口算分為視算和聽算兩種,我經常利用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剛開始我主要通過慢慢寫算式或者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進行視算練習,接著我則會慢慢穿插一些聽算題目到后面的每一節課都適時的進行聽算訓練。因為在聽算中學生必須集中注意力,積極認真地聽,要注意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同時注意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擾。通過聽算,使學生明白,我們不但要會算,更要會聽,只有聽清楚,才能算正確。通過這些做法,久而久之提高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二、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好習慣 “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strong>在兒童身上這種需要表現得尤為明顯。傳統的課堂,壓抑了學生表達的愿望,如今的課堂,提倡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出于天性,都想爭著說。即使有些膽小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不敢主動表達,但在小組內無所顧忌,能爭先恐后地發言。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創造更多的讓學生發言的機會。但一節課讓學生們發言的機會畢竟有限。有的學生就會說:“老師,你還沒有叫到我呢?”那么我就會耐心的向孩子們解釋:“一節課老師不可能讓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來回答問題,但敢于舉手的小朋友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這節課老師沒有叫到你,以后上課時老師會盡量叫你回答問題。除了上課的時候你還可以找其他的時間告訴老師呀!”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如果正確而且清晰,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
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說明他們對知識還沒有真正理解掌握,而他們的錯誤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加以引導,就有助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這時侯千萬不可嚴厲批評答錯的學生,這樣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致使在今后的學習中因為害怕老師批評而不敢大膽回答問題。
三、培養學生愛動腦的好習慣 數學是一種思維活動,只有勤于動腦,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形成各種數學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是單純地“教”知識,而是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去做、去想知識。例如在教學“6、7的分與合”時,提問:“6可以分成幾和幾?7又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引導學生通過分小棒思考,得出結論。這樣遵循了孩子知識形成的特點,“有幾種分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思考。對能夠得出結論的學生我都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式給予獎勵,讓他們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少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總之,一年級學生由于特殊的年齡特征,光靠老師的工作是不夠的,家長的力量不可忽視,爭取家庭輔導與學校教育達到和諧統一?!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必須從點滴做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必然讓學生終身受益。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