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媽媽焦慮癥,有一個焦慮癥的媽媽,孩子今年九月開學二模成績出來,在周末的時候,當媽媽看到孩子考試成績下滑后很著急,看到孩子考試成績以后,便覺得孩子上的是小學,進的是初中,于是不停地學習,當媽媽看到孩子不學習,就非常焦慮,從而開始了轟炸式的學習,其實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媽媽就會特別著急,同時開始和孩子講道理,為什么不好好學習,你怎么不努力,不就是不學習嗎?再看看孩子,最后媽媽就會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到孩子的身上,說他這樣不行,你那樣不行,媽媽就會說他不爭氣,說他這樣是不行的。于是孩子就會委屈,傷心,難過,就會痛苦。可是他心里卻會把這些負面情緒全部都積壓在心里,當他把這些情緒爆發出來時,所有人都會認為是他的問題,把孩子成績不好,都怪罪在他身上,認為是媽媽沒有教育好他,而每一個人都認為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抑郁情緒就會無限的擴大,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愿意向外發展,心理壓力很大。如果這種情緒長期持續得不到疏導,就會形成情感交流障礙,表現出焦慮、憤怒,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家長對孩子的抑郁癥有以下幾點建議:
1.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可以從幫助孩子說出自己感受的角度出發,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情緒,這個過程中,孩子在一邊說,父母也在一邊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嘗試以一個更加夸張的語氣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或者用更加夸張的語調,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
“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因為我的情緒被忽視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感受,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我希望你能夠站在我的角度去體會一下。”
“我真的希望我能抱抱你,其實我也不想陪著你,我們之間是彼此相愛的,但我們想一起去散步,所以我就想和你一起去跑步。”
“我感覺這個游戲很好玩,你看起來是不是?”
“是的,我也想試試看,我們來玩兩個人跑步。”
兒子很高興,在我們共同完成一個游戲后,他開始愿意和我們一起進行游戲。
于是我給他提供了一個擁抱的溫馨的環境。
當然,接下來的路我們需要孩子自己選擇。他可能會遇到困難,或者有想要放棄的想法,這時,我們就要鼓勵孩子,而不是讓他放棄。
當我們在和孩子做游戲的過程中,同時對孩子提出問題,可以讓孩子積極的回應和改變。
第二個步驟是給出積極的建議
。
我們都知道,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的交流溝通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卻往往給出了一個不合理的建議。
這是因為我們的溝通是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都是從表層行為,進入我們的潛意識,讓我們對孩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孩子在做出改變的時候,我們才會有行動,才會有改變。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改變,我們希望孩子怎么做。
因為只有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尊重,他才會愿意和我們分享他的想法。
溝通當中,讓我們放下父母高高在上的評判,放下自己成見,真正蹲下去,聽聽孩子的想法,才能夠打開孩子的心扉,幫助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給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
在親子關系中,學會蹲下來,走進孩子的世界,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這是我們給孩子的最高級禮物。
END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