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青少年沉迷于手機這一現(xiàn)象(對青少年沉迷手機的看法)
作為一名教師,面對沉迷手機游戲的學生,你該如何處理?
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絡游戲發(fā)展,特別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lián)盟,第五人格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進去不能自拔,導致孩子心思都花在游戲上,無心上學,從而導致成績下降,甚至不上學的,賴頌強老師團隊專注于協(xié)助父母,從六個步驟幫孩子改善沉迷游戲的問題。
接著我觀看了一個視頻,講到現(xiàn)如今關于農村青少年兒童使用手機的一個情況,其中呈現(xiàn)了一個數(shù)據(jù):
有關于農村青少年兒童使用手機的時長——絕大部分人是每天使用在4~5個小時,甚至是6個小時以上。
通過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在平時生活中,農村青少年兒童除了在學校上課和睡覺休息的時間,剩余的時間都是在吃飯、上廁所和玩手機,那么這樣的行為會帶來什么呢?
可想而知,導致很多青少年無法投入正常的學習當中,更直觀的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一名初中生在接觸手機之后,成績直接從全年級前三名掉到了全年級后三名,并說道初中念完就不讀了。
我想這個孩子未來的路可能會比較難走,雖然現(xiàn)在的教育觀提到的是發(fā)展人的素質教育全方面發(fā)展,不以成績作為評定學生的唯一標準,但目前教育情況而言,作為一個底層人民子弟,不說跨越階級,如果想要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并發(fā)展自己,基本上能夠走的一個途徑就是讀書,社會普遍也公認高考算是還較為公平的一個競爭平臺,然而這條路正在這一次次玩手機中被毀滅。沒有背景,沒有知識,沒有學歷的孩子未來還能干些什么呢?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其實也正是這些造就了教育的兩極分化,以及財富的兩級分化,富人在某種程度上更注重教育,而孩子身上的教育會使其未來有更好的收入渠道,從而富有,而窮人則反之,陷入循環(huán)。
視頻中,對于這個現(xiàn)象也進行了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2.學校教育的漏洞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4.孩子自己的原因
在我了解這樣的現(xiàn)象,以及這4個大方面的原因之后,自己進行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對于我身邊的朋友進行了提問:手機對你的吸引力到底在哪些方面?(你為什么要去玩這個游戲呢?)
根據(jù)回答我總結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無聊。絕大部分人并沒有提到游戲好不好玩,而只是覺得非常無聊,沒有什么可以做的,所以玩手機或玩游戲。
二是為了融入群體。視頻中有一個孩子提到說不玩游戲,與其他孩子就沒有共同話題。
三是簡單可以不思考。玩游戲熟悉操作之后玩是不用思考,不用動腦,而且它是以一種畫面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通常畫面往往比文字呈現(xiàn)的效果來得更加直接、更加強烈,所以說經過長時間的一個畫面的刺激之后,再讓它回顧到文字本身,回顧到學習本身,在這其中我們的大腦會有有一種無法接受的過程,很難去再投入到思考當中。
四是缺乏目標(內驅力)。缺乏正確的引導不知道對于學習的意義在哪里,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更加喜歡游戲中這種即時的獎勵和快感,和刷抖音小視頻是一個性質。
其實這四個原因就是四個大原因的縮影:家庭 、學校、社會環(huán)境以及自身。如果要解決青少年兒童沉迷手機這個問題,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結合,對孩子進行一個引導,四個方面一起努力,相信教育會呈現(xiàn)一個更加欣欣向榮的景象。
再回歸到提問本身:
作為一名教師,面對沉迷手機游戲的學生,你該如何處理?
1.聯(lián)系家長。首先與家長獲得聯(lián)系,任何學校教育都需要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先了解該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告知該學生的情況,并告訴家長其危害以及幫助學生改正的想法;如果是留守兒童,則教師需要在此學生身上投注更多的心血,對其進行引導教育。
2.引導培養(yǎng)正確良好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例如打籃球、踢足球、閱讀書籍等,讓學生學會在無聊一個人時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將對手機的注意力進行轉移。
2.營造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適當?shù)慕o學生放置一些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話題,并引起討論。也可以將問題放置課后,將班級的非正式組織從手機游戲的話題向積極、健康的話題上引導,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
3.安排閱讀時間。可以從一些簡單的讀物開始引導,或制定規(guī)則,每周一書或一月一書并寫下讀書筆記與感悟,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而不是只停留在消磨時光的游戲上。
4.給學生良好的職業(yè)規(guī)劃引導。適當開展班會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其明白學習是為了自身能夠更好的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或者找到對于學生自身的意義,可各不相同,學會對自己的職業(yè)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并朝著目標不斷前進。
如果是個體,則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根據(jù)個體的性格,對其進行單獨的教育,找明學生沉迷手機背后根本原因,并對此做出一些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