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對付中年叛逆老公(老公很叛逆我該怎么辦)
講述: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桃姐你好,我今年36歲,老公38歲,結婚9年,感情一直不錯,生活過得也挺好。
我老公是個脾氣溫和、性格斯文的人,當初也是因為覺得他人品好,有修養,才走在了一起(我倆相親認識)。
以前看網上說男人會有“中年叛逆”,我還覺得好笑。但一兩年我發現,他真的像進了叛逆期似的,越來越沖動任性。比如,開車的時候容易斗氣,別的車稍微別了一下,他一定要一腳油門沖到前面“別回來”,要么就開窗罵對方,恨不得停車單挑的架式。
再就是喝酒次數也多了,以前只是偶爾喝,現在每周都會喝,還有一次為了酒后找代駕差點跟人打起來。
總之類似的事很多,不一一說了。我開始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后來發現工作生活都在正軌上,也沒什么特別的事。我心平氣和地跟他談過,他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我覺得他很幼稚。
其實我們感情還是挺好的,他對我也是實心實意的好,但現在就是因為這些事,鬧得我總是提心吊膽,比如他晚上出去喝酒晚回家,我就擔心他會不會跟人打架,忍不住給他打電話。
坐他的車我也會緊張,總勸他慢點開,他也不聽,還有點洋洋自得。
為這事我找過我婆婆,想讓婆婆勸勸他,婆婆是個退休教師,很有涵養。婆婆也很納悶,說他從小一直很乖,沒想到長到快40了反倒越來越不省心。
桃姐,這算中年叛逆嗎?我不知道該怎么做,該怎么勸他呢……
桃姐的話:
前段時間,我跟一幫學心理學的朋友在一起,聊到“叛逆”這事兒。
有個朋友說,她現在天天勸身邊的單身姑娘:找對象,一定要了解下對方的青春期是怎么過的,有沒有叛逆過。如果一點都沒有青春期叛逆的人,那一定得慎重。
這個說法不是開玩笑,它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一個孩子為什么容易在青春期叛逆,因為這是他從一個孩子走向成人的過渡,內心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碰撞,價值觀在整合,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項重要的使命要完成,那就是——做自己。
所以,你去看看那些青春期的少年,個個主意大得很,誰的都不聽。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說,這是件好事。
只有走過了這個過程,釋放了那些情緒,打碎了原有的自己,挑戰了父母的權威,這個孩子,才真正開始走向了他的世界。
所以,青春期的叛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重大意義。
為什么說找伴侶,要找經歷了青春叛逆期的?
因為他在他的原生家庭里,完成了這一過程,就不必在長大成人之后再整這出鬧騰。
家里有娃正經歷青春期的父母都知道:越是那些從前聽話溫馴的乖小孩,往往叛逆得越厲害。
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溫馴,聽話,從未經歷過這一過程,那意味著,他的自我受到嚴重的壓抑。
這種壓抑,必然會在他成年后的某個階段,某個節點,借由某些事件爆發出來。
但遺憾的是,這個代價,卻往往要由他的伴侶和新生家庭來承擔。
這兩年,很流行“中年叛逆”這個詞。
實際上,大多數人并不是心理意義上真正的叛逆,只不過是中年人壓力過大,給自己找些借口釋放情緒罷了。
但有一部分人,是真正的“遲到的叛逆”。有人稱之為“后青春期”。
這樣的人,從幼兒到孩童,從少年到青年,通常都活在父母(或者重要撫養人)的嚴格管束和要求下,從未有機會做真正的自己。
他們的父母,要么十分嚴苛,不近人情;要么過度溺愛,情感綁架。
這種養育,讓孩子無法在父母面前真實地展現自我,表達自我,也無法真正的發展自我。
所以他們一直是個“乖孩子”。聽話,溫和,看上去很省心。
但實際上,這只是他們壓抑自我的結果。
而他們的父母不懂,甚至引以為傲:“我家孩子就沒有青春期叛逆,可聽話了,一點也不用操心!”
他們沒明白: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
一個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代價是小的。
而在成年之后的叛逆,代價恐怕更大。
我寫上面這些,并不是要告訴你選錯了人。而是希望你看懂之后,就能理解你老公一些了。
你覺得他幼稚,那就對了。他退回了一個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能不幼稚嗎?
你的婆婆是個高素質、有涵養的退休教師,那我猜想,很有可能,她對你老公的家教也是如此。
她把兒子教育成了一個省心的乖孩子。
他按部就班地上學,畢業,結婚,成家。
這么多年,他或許從來都沒有忤逆過他的媽媽,沒有挑戰過他的原生家庭。
但現在他38歲了,他不想再乖下去了。
你們兩個感情很好,也沒有別的原則性問題,所以他的叛逆,不是故意針對你的。
你要知道,這世上不只是男人,所有雄性生物,骨子里都流淌著一種本能,叫:戰斗。
所以,他少年時代沒喝過的酒,沒約過的架,現在都躍躍欲試,想補一下。
你去看看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楊蒙恩講過那個段子:
每個男生都幻想過一個場景,在一個雨夜里,抱著兄弟布滿彈孔的身體,對天嘶吼……
哈哈,我們年輕時不也迷過這樣的古惑仔嗎?
所以,你清楚地知道,當他開車斗氣、酒后耍酷的時候,只是一個孩子,就行了。
那是他遲到的青春期,他的潛意識里,就是一定得折騰這么一下的。
就像我們少女時代沒穿過粉紅裙子,一把年紀了也得買一條,差不多的意思。
當然,這對你來說,或許并不容易。
因為這本是他父母該承擔的,因為遲來,要為此兜底的人卻變成了你——他的妻子。
但這道題也并不是無解的。下面我要說重點了:
他的叛逆,本質上是在挑戰內心的父母。
而你管他,勸他,約束他,本質上是繼承了他媽媽的角色。
對他來說,這份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所以你越管,他越要干。
他把內在那個“壞媽媽”投射給了你,就要不斷地挑戰你,掙脫你。
越讓你擔心,他越有潛在的快感。
你看透了這個“內在游戲”,就清楚自己該怎么做了。
1、多跟他聊他的過去。
尤其是那個他沒能做成的莽撞少年:調皮,任性,喝酒,曠課,打群架,追女生……他一定有很多遺憾,后悔沒去嘗試,沒去完成。
讓他談,讓他吹,讓他講,信馬由韁。
講出來,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他在聊天中釋放得越多,在現實中的執念就越少。
2、不要搬婆婆當救兵。
首先,婆婆是你老公在內心對抗的對象,你如果把婆婆搞來組成統一戰線,那意味著,你和婆婆徹底成為一體了。一個媽變成了兩個媽,你覺得那個叛逆的孩子會怎么樣?
其次,婆婆覺得她兒子原來不這樣,現在變成這樣,說不定心里還有一絲不滿,覺得是你把她兒子變成這樣了呢。
所以,遇事用智慧,別去找婆婆。
3、他強任他強,明月照大江
沒折騰過的人,都覺得自己能得不行。你由他去。
喝酒任性,真想打就打一架;
開車斗氣,進一次交警中心就吸取教訓了。
這種事,你勸是沒用的。他沒撞過南墻,不撞一回不死心。
所以你下回改改策略:
他開快車,你就說老公好刺激。
他想打架,你就問他要不要棍子。
他內心住著一個孩子,但理智上是個成年人了。他清楚超速要罰款,打架要進局子。
他所有的行為,只是為了刺激你的反應。
當他覺得,他的叛逆被接納了,自然就消停了。
4、你也時不時作一作
你自己沒意識到,你已經從他媽手里接過了無形的接力棒,天天操心他,嘮叨他,擔心他,都成他的小媽了。
智慧的老婆,不是這么當的。
你要從小媽退回妻子的位置,當個小嬌妻,時不時作一作,喝點小酒撒個歡,要親親抱抱舉高高, 天天把“老公好棒”“沒你不行”掛嘴邊,滿足他的保護欲和存在感。
你們有很好的感情和婚姻,這是選擇和經營的結果。人生趨向中年,你要明白:夫妻之間,張力是需要釋放和平衡的。
所以,你要戒掉你的老母親心態,別總擔心他這個那個的。
就算養孩子,也有要讓他自我負責的一天呢。
打了別人,他就知道要承擔什么樣的代價。
酒后找茬,挨一次揍他也就知道了成本。
這些只能讓他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別說你只是老婆,就算是老媽,也不能代替。
但有一點你也要明白:你是伴侶,不是無底線慣著他的媽媽。
所以,找個適合的溝通時機,告訴他,你理解他的做法,也支持他做自己,但也要讓他知道你的底限在哪里。
像出軌piaochang賭博吸毒借高利貸這種事兒,別拿叛逆來說事兒,那是渣,是違法。
這一世夫妻,他有幸得你,愿意陪他走過“后青春期”。但誰也沒有義務為誰無條件兜底。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