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愿意上學,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要怎么做?
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意思就是要讓孩子喜歡上學,這樣的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如果家長不重視,讓孩子自己慢慢成長,會越來越不愛上學。
當然,對于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可能并不是這么的容易,小時候的教育比較簡單,對孩子來說,只要肯用心,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做出及時的改變,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家長在的影響,但是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又憑什么學習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不去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改變,不去相信孩子能轉變,教育孩子如何變成一個合格的家長,這種問題就很難解決。
可是,很多家長也很無奈呀,因為孩子根本不聽你的,而且親子關系也是僵化的,孩子每次遇到困難,他都會問家長,孩子也不愿意和你說,到底怎么辦呢?
孩子的行為就像彈簧,你壓得越狠,他反彈得越厲害。
第一: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導致親子關系不好
有些父母明明很愛孩子,為了孩子付出很多,可孩子卻感覺不到,孩子只想逃離自己的生活,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越來越少。
如果父母沒有與孩子建立起情感的連接,那對孩子的成長就會有不利的影響。
有些孩子和父母關系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后,他和父母的聯系也不親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密度最低,孩子也很難找得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位置。
孩子希望父母陪著自己玩耍,那父母就不要忙著陪孩子,把孩子丟給手機,自己去自娛自樂。
當然,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彌補。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遠離手機呢?
首先,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想要孩子遠離手機,父母要做到高質量陪伴。
有些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在陪孩子的時候,都是用手機、平板電腦來陪伴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把手機作為一種陪伴自己的工具,而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手機可以滿足孩子的無聊,緩解自己的壓力。
然后,父母可以用閱讀的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說,陪孩子看書,在書中去尋找樂趣。
最后,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要認真對待,不要不耐煩,不要急于反駁,要耐心的傾聽,給予回應。
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一定要認真的傾聽,哪怕孩子的想法再幼稚,也要認真的聽,不要打斷孩子的發言,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父母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出改善。
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父母要多肯定孩子的想法,不強制孩子一定要接受,不對孩子進行評價,給予適當的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并告訴孩子做出選擇的后果,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3、孩子只有自己做主,才會有歸屬感
不需要家長去做孩子人生的決策者,孩子永遠都需要自己去選擇,父母的任務就是保障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孩子的安全感來源于父母,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指出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改正,給予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父母如果遇到了孩子不想去上學,甚至有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就會出現逃避上學的情況,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孩子,與孩子談心,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