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孩子不上學了,家長急得又心疼又著急,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面對一個不上學的孩子,家長是不是很焦慮?
著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嘮叨、講道理、打罵、講道理、獎勵、懲罰等等。
怕孩子不去上學,擔心老師和同學會罵他,擔心孩子被欺負,擔心孩子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還要父母為孩子擔心,怕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不能去上學,害怕老師和同學會傷害到孩子。
從很多的新聞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孩子出現厭學的狀況,就是因為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
如果孩子厭學,家長、老師該怎么辦呢?
前面說了,孩子厭學和本博士的應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厭學的問題,一般來說,是指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現象,不是父母有意為之。
有的孩子突然不去上學了,而是因為一上學,就讓父母非常的擔心,如果再不去上學,就要面臨跟父母的劍拔弩張的局面。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一味地逼孩子去上學,只會讓孩子更加地厭惡上學,甚至是叛逆。
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厭學的傾向,父母就要想一想,孩子最近的表現是不是在向你求救,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情,才導致他不愿意去上學的?
還是孩子在學校遭遇了霸凌事件,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厭學,不想上學,甚至是覺得上學很困難。
我們都遇到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有些是因為學習本身不喜歡,有些是因為父母關系不好,還有些是害怕學校等等。
01
我家大寶小學階段一直在讀普校,但是進入初中后,因為學習壓力增多,加上和父母關系緊張,加上我們平時對他關注不夠,有時候他放學后就說自己頭疼,而且情緒波動比較大,說自己想休息一下。
我當時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我就安慰她說,別怕學習,我們在學校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成績的問題,放松就行了。
后來,她因為請假在家,擔心自己成績會掉下來,我們也沒有限制她,只是給她做了個承諾:只要期末考進班級前十名,就給她買一件新衣服。
沒想到,期末考試后,孩子拿回了班級三十多名,還有二十多名。
一下子就給她的壓力太大,加上我們對她期望太高,造成她壓力太大,她就抑郁了。
后來,我有意無意地和孩子聊過這個話題。
他說自己壓力大,學習也沒那么用功,想好好放松一下,但是一想到要期末考試了,就想起自己這次的成績,就有點泄氣。
我說:
“我現在壓力好大,擔心考不好。”
“還有呢,萬一發揮失常,沒考好怎么辦?”
“他平時不太愛學習,只要努力了,成績還是不理想。”
“要不你來點一個新的知識點,只要堅持幾天,就能提升成績。”
孩子聽到我的話,還是忍住了。
臨別時,孩子給我留了一張紙條,我接了回去。
他告訴我,說:
“媽媽,我最近一個月考砸了,考不好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學。”
其實,孩子只是覺得我“太笨”。
而已,誰也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只是他無法理解,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天天都在學習,而自己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機。
這個我特別理解。
平時我們也在給孩子灌輸一些“學習很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的思想,讓孩子也學著,但是時間長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辦,家長再催促,也沒用。
這種孩子的家長,是根本不知道要去關注孩子,自己要去學習。
這個事實上,我們家長卻很少能夠理解。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太笨。
我有時候也在反思,是不是孩子需要去適應這個社會。
孩子是個群體,他既不懂得自愛,也不懂得自愛。
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不是一個多么完美的計劃,而是“最好”的狀態。
高質量、最好的,不是花錢就行了。
孩子需要陪伴,而我們在一旁不斷地用隱形陪伴,干擾孩子的生活。
最后,培養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能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成不了學霸,就是因為從小家長干涉過多,讓孩子習慣了依賴父母的安排。
還有,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
長時間待在父母身邊,孩子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做事喜歡推卸責任。
所以,對孩子一定要懂得獨立自主,遠離喪偶式的家庭。
“愛孩子”,要先從管好自己開始。
父母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