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不上學出去打工,這樣的案例已經有一個很長的過程,最近有很多家長找到我,說孩子現在不上學在家玩游戲,天天打游戲,有時候還玩物喪志,脾氣也大,有時候還對父母很大吼,甚至有時候還會罵父母。
最近聽樊登讀書的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去撿垃圾,孩子從一開始一直走在路上,等撿到錢了,孩子才扔掉了垃圾,可是孩子卻一直往前走,直到跑到垃圾桶才停住,媽媽表示要回家,但是孩子不聽。
后來又找了很多的垃圾袋,在車上呆了很長時間,才終于撿到了兩個空礦泉水瓶。
但是孩子還是這樣做了,這次雖然他被燙傷了,但是孩子卻把自己的礦泉水瓶扔了出去。
那么,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呢?
1、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
有時候,孩子真的是因為一些小事,所以才會產生了強烈的情緒。
在我們成人的眼里,孩子的小脾氣可能是小事,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是大事。
就比如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作業沒有做完,或者是其他原因。
很多父母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會說“你是不是因為作業沒寫完就不想去寫了,是不是覺得這個事情很不開心?”
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說的沒有什么,就連忙著否定、責怪孩子。
但是孩子也只是暫時的,他們并不會一下子就不想去做,因為他們會覺得有壓力。
甚至還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們總是在旁邊嘮嘮叨叨,還要我認真去完成?”
心理學上說,孩子在向父母表達自己在尋求幫助時,父母這樣的態度,其實更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而責罵孩子,孩子雖然表面上是在傾訴,但是他們內心里是十分煩躁的,他們會感覺到,自己距離越來越遠,父母卻越來越遠。
父母的否定,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孩子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差勁。
面對孩子的期末成績,智慧的父母這樣做,孩子不焦慮才怪
1、認可孩子
期末考試沒考好,不代表孩子沒有努力,也不代表孩子就是笨,可能是孩子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時間去做題,可是就是學不會,這也是因為孩子沒有用心。
因此父母應該對孩子表示認可,讓他相信自己努力了,才有可能考出好成績,孩子才會感到自信,才會有動力。
父母要學會肯定孩子,多給孩子正面激勵,少一些批評教育。
2、適當放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選擇放手不管,任由孩子自己去“飛”起來,因為父母的包辦替代,讓孩子缺乏獨立性,成長速度變慢,甚至還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比如孩子的作業很多家長不管,但是孩子自己會整理,所以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靠自己的監督。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成績下滑,就給孩子規定了每天必須完成的作業量,一旦沒完成,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打擊。
孩子不敢面對失敗,心理素質不強,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甚至厭學,有的孩子甚至想過要和父母斷絕關系,但是這樣的做法,不但沒有幫助孩子變得更好,反而還會影響親子關系。
◆ 有明確的目標,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順利完成
有些孩子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或者遇到困難就放棄了。所以,父母要懂得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并且明確的目標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從而提出建議,也能最終幫助孩子實現夢想。
◆ 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有些孩子平時不學習,但是看書或者是做家務的時候就會很自覺。這樣的孩子自律性會更強。
有很多孩子從小就愛看書,這是很多父母都希望看到的。所以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會督促孩子去看書,一開始父母會告訴孩子只要學習就好了,只要學習,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隨著時間長了孩子長大了,這種方法就不管用了,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會時時刻刻提醒孩子要自律。
很多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會用父母的催促和監督,這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覺,自己在學習時不需要認真。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自律的習慣。
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逐漸增強,更加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相應地提高。這樣的良性循環,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個知識類的學習方面有困難,那就需要家長們多陪孩子一起去尋找困難。
6
、對孩子多一點耐心
耐心,不一定會成功。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年紀還小,家長有壓力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并且冷靜的分析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不要忙于安慰孩子,也不要總是打罵孩子,而是要分析事情的起因,找到最適合的方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重新樹立信心。
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聰明的方法:番茄學習法。
番茄的一個優點在于分解成每個番茄,而每個番茄的學習步驟則是一步一步的進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耗費更多的腦力和精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