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不認真,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期末考試班級倒數幾名,班級末位!
家長和老師配合不到位,都對孩子學習不利。孩子學習不認真,
成績退步,家長和老師的責任心還是有一定的。
孩子學習不認真,
成績退步,
家長著急上火,教育局也頭疼,甚至都想出各種方法。
有一位媽媽說,為了讓孩子成績提高,她一年花了近十萬塊,把孩子送進輔導班,但是孩子對學習依然不上心,考試成績直線下滑。
媽媽問了問,老師,我該怎么辦?
我很能理解這位媽媽的焦慮心情。
孩子成績下滑,
都是家長的問題
我開始反思,每次和孩子說不聽,是不是孩子的行為讓我覺得焦慮?
這就是我要和孩子說清楚,為什么不聽,你應該怎樣做。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調整自己的角色,盡量減少對孩子的指責。
不再像以前那樣,我的目光一直盯著孩子,我關注的不再是孩子身上的缺點,而是孩子做的事。
而孩子也越來越好,主動跟我溝通,跟我說:媽媽,我做了這件事,你都有哪些地方你都可以做好,
媽媽,我做到了,你也一樣好看。
這些話,真的很簡單,但我還是希望你能聽到我的心里話。
我真的希望你,真的能感受到我做的不對,而不是只看到我的表面,更不能看到我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加的焦慮,更加的煩躁。
兒子的情況,我了解得更加深。
在教育兒子的問題上,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觀察。
直到今年國慶節,我無意間發現兒子的手機使用記錄下,有一張作息時間表。
從這張作息時間表中,我觀察到他有些不愿意和我說話,不管是白天黑夜,手機使用的時間非常多。
我仔細觀察過,并沒有發現任何不妥。
但是無論我怎么觀察,當我看到這張作息時間表的時候,我都感到震驚,而且很不適應。
而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常見的情況。
媽媽說的話,有時候會被孩子記在心里,可是他們卻并不覺得自己在責怪孩子,只是感覺自己有些自作多情。
那么,面對這些情況,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不必過于擔心,孩子有些時候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只是因為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差。
什么事情是“誘惑”呢?
就是他們身邊的人或者事。
尤其是有的孩子的父母非常的寵溺孩子,平時給孩子的一切都依次全收,沒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
等到孩子出現問題了,才開始擔心,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出現什么“危險”,以后會出現什么問題。
比如說,有的孩子在被父母禁止玩手機之后,就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抵觸心理,這種情況下,父母又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和父母的矛盾沖突就產生了。
就像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為了省事,就讓孩子自己看電視,或者是不讓孩子打游戲,孩子在長大之后,為了省事,就會開始玩手機,直到自己累了,才會停下來。
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成為了一個自律的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