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上學不精神不精神,只想在家里玩手機,還說每天做事沒有目標,沒有計劃,沒目標。已經一個星期沒有上學了,怎么辦?
案例二:
6歲女兒圓圓今年讀一年級,小男孩才4歲,一個月前還跟媽媽商量:“媽媽,我要好好學習,因為我要永遠比其他同學好。”聽了圓圓的反饋,小朋友都很開心,圓圓媽媽也很滿足。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案例三:
小女孩在讀一年級,周末回到家,她向媽媽傾訴:“小朋友跟我玩,我就不想學習了,我總是不想學習。”媽媽就問:“你為什么不想學習呢?”小女孩說:“因為我學不會,老師也不怎么樣!”“那你還有理由不想學習嗎?”媽媽問。“你為什么不想學習呢?”“我以后就不想學習了。”“可是我學不好,考不上好學校,就沒飯吃。”“考不上好學校,就沒飯吃。”“考不上好大學,以后就沒飯吃。”小女孩不想勉強自己,卻更討厭學習,她告訴媽媽:“我不想學習,我就想去死。”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踢貓效應
。”父母越是對孩子不滿意,越是對孩子不理解,甚至因為孩子的一點點錯誤批評而引發憤怒,親子沖突不斷加劇。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是父母自我的一種投射。父母的情緒越不好,孩子的情緒就越難以控制。
一個人受父母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我們小時候是缺少父母的愛,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經歷、以及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都與父母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孩子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父母自身情緒不穩定,就會把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這樣的孩子,對情緒的掌控能力就會很差。
05
好的溝通方式,能讓孩子們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
在和諧、和睦的家庭中長大,孩子們會更加的樂觀自信,陽光、積極向上。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做好榜樣,還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我們平時要多和孩子聊聊學習的話題,多溝通交流,減少孩子的壓力,給孩子一個安靜的成長環境。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