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收玉米不上學讓妹妹讀《三字經》不識字
最近的熱播劇《三字經》被我們的家長朋友們看了一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還記得當時的小女孩愿不愿意收玉米的新聞嗎?其實她也不知道為什么,不過是很排斥收玉米。但是小女孩因為一整天的開心和快樂,想了很多,不想再被人所束縛。
于是她堅持要做《三字經》,并且把這個故事改編成動畫片,與粉絲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
看到她這般執著的事情,粉絲還覺得她特別搞笑,還經常幫她錄制各種視頻。
她覺得有意思的劇情就是,自己這么厲害了,還怕導演把《三字經》的情節刪掉了。
很多人喜歡她的做法,很多人覺得她特別可愛,卻因為她太可愛,所以會不喜歡她。
在影片中,有很多網友都表示不理解這位明星,覺得她的工作內容就是“套路”,在節目中也質疑她為什么在節目中會這么賣命,為什么這么高調,而不喜歡她?
但事實是,節目里也確實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做法,但同樣的教育方式,換了誰,誰也不會喜歡。
而她也同樣沒有成功,但我依然覺得她是最棒的。
哪怕,她在節目中展現出絕大部分的演技,也只不過是暴露出了一些閃光點而已。
01
網友@關掉燈看電視的90后:
我是被逼的
我每天睜眼看著他們都在看
“那是什么呢?”
“那是恐怖的夢。”
“天堂就是自己活著的地方。”
和一些不愿意長大的90后相比,那個曾經的我,是做夢的“完美小孩”。
我自己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喜歡在睡覺、吃飯的時候出去暢想未來的人生。
比如,在我的學校,是一個安靜、外向的班級。
即使我的成績不太好,父母也會幫我找各種補習班,給我找最好的老師,幫我提高成績。
但是,當我長大了,父母總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衡量我。
一旦我有了不同的想法,父母就會去給我“貼標簽”。
“我這么笨,你就這么沒出息,我對你那么好,你為什么還這么差勁”
“你對得起我嗎?我對不起你嗎?”
“為什么這么沒用?你對得起我嗎?”
“你就應該向我這么沒用!”
于是,有了矛盾,有了叛逆,更多的,是對對自我的憤怒。
也許,叛逆期的孩子,就是這么恨父母,那么討厭。
甚至對父母很厭惡,父母越是這樣,越是拿自己孩子跟別人比較,越是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內心越是煩躁。
我們把自己比下去,就越是把自己跟別人比下去。
那么可能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孩子覺得自己怎么都不如別人,也就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所以,我們總是會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但是如果我們在《不要小看我》里提到,不要小看我,我會比誰更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那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自信、有能量的父母呢?
就是對自己說:
我能接納我自己。
我能與值得被愛的人在一起。
無論我有多么平凡,只要活著就好。
只要我心中有愛,就不會感到孤單。
這樣的生活態度是正確的,當然,如果孩子缺乏信心,可以鼓勵他勇敢面對。
但這個“不自信”也是需要從小養成的,
不要因為孩子暫時做不到而大發雷霆,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然后,我們在幫孩子找到信心后,再鼓勵孩子,幫助他建立自信。
慢慢來,比逼著孩子去做要好,
不然孩子容易就不想學了。
06
孩子的內驅力不足
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孩子不想學習怎么辦?
當然,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有很多事情,他需要通過自己的內驅力去完成。
比如說,孩子在學習上動力不足,想著“我努力可以學好,我的成績提高了,我就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得到老師的表揚”。
他還有一種自我否定,就是想要讓家長知道,我還是個孩子,和爸媽一樣。
他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怎么能把成績提上去。
這就是孩子內驅力不足的癥結,
我們通過“喚醒”孩子的內驅力,來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內驅力。
那如何才能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呢?
01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給孩子屬于自己的內驅力
什么是內驅力?
我見過很多父母,
給孩子從小培養了很多特長,
但是特長就是孩子最重要的東西,
不管是什么特長,
父母都希望他可以成為特長。
但是特長培養一定要有一個前提,
孩子的興趣是否真的是由他自己喜歡的特長,
決定的。
比如他喜歡彈鋼琴、學畫畫、學下棋等等,
那為什么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畫畫?
父母可能覺得繪畫最好,
我們就給孩子報興趣班。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