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孩子厭學機構哪家專業好?初高中報最好去第三方機構,
網友提問
天津怎么學習?我9月份家附近就有去七家教學,很多家長請的師傅、正規的心理老師,都不是這一家的,報了九八十七方的,但都是家長報的,也有很多是家長自己報的,這個對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
嗯,你今天就來說一說,孩子厭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艷芳:
老師,因為孩子從小咱就沒有教育,一直就管,一直就學順口溜,就學啥也不上了,跟我對著干,到現在四年級了,孩子現在厭學,應該說實在是我教育方式的問題。
我家住四線城市,我和孩子都在四線城市工作,孩子是獨生子,我經常出差,他是我看孩子的主要負責人,為此他有時候加班還要我給他點外賣,我也是無能為力。他的成績在班上一直是前幾名,有時候是年級第一名,我們對他的要求也非常高,導致他的壓力很大,有時候,我晚上在外面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就會說:“我不去上學,我爸媽會逼死我的。”他做他不喜歡的事,經常會發脾氣,或者會和家長頂嘴,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沒有好好學習,他們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他們才是我們的孩子。
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又特別愛他們。孩子明明很努力地在學習,可就是考不出高分,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他自己也很沮喪,回家后,他就會很郁悶,父母也在打罵他。他到底是怎么了?我們到底怎么了?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孩子才會變成這樣?
二、影響孩子一生的因素是什么?
對孩子來說,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父母應該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家長們應該采取的教育方式。
1-3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為什么幼兒園階段不能接觸手機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盡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其次,有專家表示,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的可能性也越大。
那么,如果家有1-3歲的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1.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要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機中不要下載游戲
,以防孩子因游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3.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凈,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
,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游戲。
正確的做法:
1.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游戲、音樂、視頻等各類視頻,不讓孩子受到傷害。
2.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凈,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游戲
,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游戲。
如果家有3-6歲的孩子,正確的做法是這樣:
1.父母家人手機盡量刪除游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2.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3.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來,懟得爸媽都無語。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親子關系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這兩種方法,弊大于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