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控訴孩子沉迷游戲
孩子控訴家長
01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不刷題,刷題
家長控訴孩子沉迷游戲
孩子控訴家長
“我就玩游戲,偶爾打游戲,還是看電腦上的一些游戲。”
這就是很多孩子沉迷游戲
的根源。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我家孩子每天要睡多久才夠呢?”
“只要不玩游戲,我家孩子什么都行。”
“只要不玩游戲,孩子就乖乖吃飯睡覺。”
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甚至連許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為了不讓孩子玩游戲,家長想盡了辦法:
斷網,沒收手機,藏路由器,甚至把電腦搬到自己臥室,
但是這些辦法都收效甚微。
孩子沉迷游戲,我們到底該怎么辦?
孩子沉迷游戲,究竟有哪些危害?
今年5月份,一名來自廣西的15歲小男孩,因為在學校和同學玩撲克牌,被老師發現后,媽媽上前就給了他一巴掌。
男孩轉身一躍而下,留下遺書:
“我是個垃圾,爸媽不愛我了。”
他在遺書中寫道:
“我是個垃圾,是個被寵壞的孩子。
我是個叛逆的孩子,誰都不許誰。
爸爸希望我作死,讓媽媽改成白發。
可是我死了,媽媽還是很難過,媽媽也很后悔。”
“我太笨了,我什么都做不好。”
這位媽媽曾不止一次地對孩子說。
“我真的很笨。”
“我覺得自己非常的蠢,我再也不想做這樣的人了。”
“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無是處。”
“我總是感覺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
他說的每一個字,都讓人心疼。
“爸爸媽媽總是會罵我,因為我做錯了事情。”
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失去了家長的信任,是最沉重的打擊。
“沒有一個人告訴我,我會不會一直有抑郁癥的傾向。”
“我從來就沒有過抑郁癥。”
對于很多抑郁癥患者來說,自己患抑郁癥,是因為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存在是“錯誤的”,是“骯臟的”,是不被人愛的。
因為,他們習慣了把自己封閉起來,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會把自己的感受都隱藏起來,不會說自己是個累贅,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分給身邊的人。
有時也會忍不住去打罵自己的孩子。
因為孩子已經產生了抑郁的癥狀,沒有得到解決,所以他就會選擇離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去尋求那種不可救藥,哪怕被賣掉也好過被別人賣掉。
當然,這種情況,并不是說孩子不能被賣掉,而是父母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原因就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但是我們也不要把期望值當成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心愿。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當孩子慢慢的成長到一定年齡,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這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我們家長應該認真對待,避免在這個階段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二、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不再叛逆?
1.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不要打罵和批評
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對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去嘗試,而家長們對此則會因為沒有很好的引導而導致孩子越發的叛逆。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對孩子太過于嚴厲,否則,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甚至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性格出現偏差。
其實孩子的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父母們不要過分的去約束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表現出叛逆的情況時,一定要給予理解,因為這也是孩子對家長的一種無聲的抗議。
2.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有些許你并不能控制住自己。”
“我是你的爸爸媽媽,我都是為你好”
當孩子的叛逆表現得過分“溫順”時,家長們應該充分的反思,是不是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方式出現了問題。
孩子渴望“平等”,但是卻又無法用“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也并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而且特別容易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產生距離。
這種現象出現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會越來越遠,也會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3.溝通出現問題,雙方有消極態度
通常來說,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雙方都是處于弱勢的。當家長們沒有將“平等”換成“平等”時,那就會引發矛盾。
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在跟你說話的時候,你都是在聽著,但是你說的話在你做出不好的行為時,你就會被他打斷,并且會給孩子帶來負性的影響。
在與孩子溝通時,要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即使他有錯,也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