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不上學的作文
“雙減”過后,周末、暑假,孩子們開開心心地放著,可是回到家,還沒有看到寒假作業。面對期待已久的還沒完成的假期作業,小輝和著爸媽一起期待開學了。
起初小輝在爸媽眼里是個“小魔頭”,對上學充滿了抗拒,不停地喊“不想上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后來,小輝媽媽向我求助:“老師,我家孩子做事慢,喊了三四次就不想去了,該怎么辦?”
經過和小輝媽媽的深入交流,我發現:小輝媽媽的口頭禪是“別磨蹭了,趕緊寫作業”,或者是“孩子,這個假期作業不多,我們今天看電影吧”。這兩種聲音屬于典型的“催促和威脅”。
孩子內心都渴望通過這些磨蹭,來獲得內心深層次的安全感。
可一旦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被父母否定,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被拋棄感”,親子間的溝通模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如何與孩子“說”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
1、別命令式的“催促”
經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只會越來越磨蹭,不知道怎么辦?有時候,父母的提醒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嘮叨和指令不重要,反而會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
父母的催促會讓孩子覺得:“反正你也不懂,再多遍也沒用,反正我不聽你的”,有時候,父母的反復提醒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磨蹭。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的催促也要有原則,別讓孩子變成了“上級嘴里的算計”。
孩子是一個很敏感的群體,他們很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從而造成拖延。所以我們要言傳身教,做出榜樣,讓孩子從父母的每一次催促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孩子才能在潛意識中接受父母的催促,養成好的時間觀念。
1、父母學會有效鼓勵孩子
孩子不想做任何事情,大多時候是因為他還沒有開始準備好,所以就會開始猶豫,這時候我們要讓孩子開始有這種心理素質的發展,比如說:“你今天穿好看了,我就帶你去游樂場玩好嗎?”
孩子雖然當時不開心,但聽了解釋之后,他還是滿心歡喜,想要出去玩,那么我們就可以有效的鼓勵孩子,可以選擇出去玩,但是如果你不參加,那么我就不給你買。
我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我們只看到了孩子表面的行為,卻很少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也就很少去了解孩子,更不會引導孩子,而孩子心里就會出現這樣一個聲音:“為什么我不可以?為什么爸爸可以?”
所以我們和孩子溝通之前要先了解孩子為什么不可以?
為什么不可以?
因為我們永遠都是在說“我是為你好”,我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所以我們是在用“命令”的口氣說話,孩子就會在潛意識里反駁:“憑什么你說的就是對的,我不聽你的”,那么孩子和父母之間溝通就會出現矛盾,溝通障礙就會產生。
第二:傾聽孩子,學會尊重孩子。
要想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學會尊重孩子,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更不能簡單粗暴的命令式的要求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利的。
第三:給孩子傾訴的時間。
讓孩子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允許孩子的傾訴,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當孩子的傾訴對象。當孩子訴說的時候,家長要靜靜地聽,不要打斷孩子,更不要批評孩子,讓孩子感到他不是被逼著在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做的效果會更好。
第四:給予孩子鼓勵和贊美。
孩子的真正需求是被認可和被肯定,家長如果常常對孩子的感受做出反應,孩子會越來越好,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當孩子做出錯誤的事情時,我們要及時的表揚,這能夠讓孩子有自我意識,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關注他們的,并且,也愿意去改正。
第五:家長要做好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注重自己的一舉一動,孩子很多的細節其實都能夠理解父母的。如果父母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孩子更容易變得暴躁。
所以,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家長要做到適可而止,如果家長總是情緒激動的話,那么孩子就會更加的暴躁,所以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才能把這件事情告訴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情緒的出口,避免出現叛逆的行為。
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其實更應該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家長可以試著去多了解孩子,去認可孩子,通過和孩子的相處,了解孩子叛逆期的具體行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癥下藥,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才能更加的得當。
當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1.正確的對待孩子的行為
如果孩子處在叛逆期的話,那么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比如說他們會開始不聽話,會開始討厭自己的父母,他們會開始討厭自己的老師,有的孩子甚至會開始討厭自己的父母,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錯誤的,他們開始討厭自己的這個家庭等等。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