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不沉迷游戲
這幾天,家住南京的閔女士在一間棋牌室里,起初她一直以為是孩子寫了稿子,沒想到一開頭就在電腦前操作起來。
閔女士告訴記者,“我愛人剛給孩子買了個手機,他女兒說是網上買的。我問他孩子要手機是誰的,他告訴我要個孩子用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閔女士說,手機里有個和孩子學習有關的功能,孩子對學習表現出抗拒,不想去學校,還說班里其他同學都有手機,就她沒有。
記者查看閔女士手機里的消費記錄發現,起初,閔女士的女兒才9歲,可她每次花錢都用她的手機,每次消費金額都不超過100元。
閔女士說,女兒玩手機購買的外賣軟件、在手機上的網絡購物軟件、QQ群、微信群、貼吧等APP里的鏈接都是免費的,根本停不下來。
記者查到手機的注冊、登錄、充值消費記錄,以及短信提示音里的游戲扣費信息,僅從3個多個多個維度來了解消費情況。她先后與游戲平臺客服聯系,并告知心動網絡公司將根據消費情況進行退款處理。
扣款7萬元 客服表示,游戲扣款7萬元
“扣款8萬元,其實扣款7萬元左右,在這3個多個維度的消費記錄中,很多都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微信賬號扣費消費。”蔡女士說,每筆扣款8萬元,平均每月累計消費1萬元,孩子的游戲消費記錄中,最多的是從1元、10元、10元,最多的是從10元、10元、10元,有的消費最多的是從10元、10元、10元,有的消費最多的是從10元、20元,有的消費最多的是從10元、30元、30元,有的消費最多的是從1元、30元、30元,有的金額從1元、30元,有的金額從7元、30元,有的數額從20元、30元,有的數額從20元、30元不斷延伸到100元、30元甚至是更多。
“我覺得不對勁,孩子在網上買游戲裝備都不花錢,有時候跟幾個網友一起玩,有時候從家里要錢,不給就會發脾氣,還砸東西,我真的是沒辦法了。”陳先生說,為了阻止孩子玩游戲,陳先生和妻子沒少發愁,手機里的游戲賬號一天就有兩三個小時反復登錄著,有時甚至一天的時間都不允許他們玩。
尤其是在春節期間,陳先生家里的老人還特別喜歡給孩子手機,“更別說孩子們了,我們家里的網絡游戲基本都是微信群、QQ群、自媒體平臺。”
但這些通知和通知來的太突然,讓陳先生覺得“不安”,“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孩子就會玩手機了”。
不讓玩手機,不上學的日子,陳先生一開始整天不在家,妻子和孩子的交流也越來越少,直到后來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他去看心理醫生,才發現他兒子已經有輕度的焦慮癥。
這不僅僅是一名新手媽媽,如今更是有不少網友指出養育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傷害了自己的孩子,也傷害了整個家庭。
在網上隨便一搜,也有很多的網友認為,讓孩子不接觸電子產品,對于他們的成長有一定的好處。
“有研究表明,對于兩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如果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太多,那么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陳先生表示,每天下班后就會讓孩子把手機、iPad等放在一邊,好好的玩耍。
但是一到周末,就會讓孩子整天抱著手機,“他們不愿意放下手機的時候,家長們就會強制的帶他們去玩手機。”
這讓陳先生很無語,可是他還是管不住孩子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不管是因為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還是因為沉迷游戲,總之呢,這個事情是需要一個成年人去做的。
這讓他有了一種不被孩子管控的感覺,當然也就無法長久了,畢竟,他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個時間段里,孩子們的天性是貪玩的。
有的孩子因為家長們覺得手機會毀掉孩子,所以不讓孩子玩手機,但是自己卻整天捧著手機,這又是為什么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
我們可以從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出發,才能從根源解決這個問題。
1、 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
陪伴孩子的時間確實很少,但是手機里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這種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是孩子沉迷手機無法獲得的。
很多孩子,往往是因為父母工作忙碌,他們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從而導致孩子的內心孤獨,才會想要從手機中去尋求一些安全感。
2、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
有的父母對于孩子玩手機,會選擇比較簡單直接的方法來引導。
比如說,孩子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就特別喜歡看動畫片,每天都要看,不給看就哭,父母沒辦法只能把手機給他,但是后面發生的事情,卻讓父母非常的擔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