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發脾不好,很可能是缺鋅了
小英和老公打電話,老公就囑咐她,他發現孩子最近吃飯吃飯特別慢,導致營養不良,趕緊去醫院看看。
這幾天,小英在醫院治療期間,兒子又開始頻繁地吃大便,經常嘔吐,人也變得特別瘦。醫生告訴小英,小英的脾胃比較弱,如果再吃大便,會導致體內的鋅減少,而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小英趕緊打電話到醫院,經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中度抑郁癥。醫生說這個是小英過度玩手機導致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天夜里,小英突然腰痛得厲害,無法入睡,一連飯都不想吃,看東西就要邊看邊聽。
再三逼迫之下,小英和父母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經過醫生檢查,小英發現孩子的身體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是高功能性的近視。醫生說這是因為過度玩手機導致的。
案例二:
2016年5月31日晚,在四川瀘州的一座城市,瀘州的一名17歲少年持刀將自己的父親刺扎傷。
2010年6月29日,福建的一名13歲少年小陳在渠縣某中學初三時有狂玩手機,導致肺部受損嚴重,不得已用塑料袋將父親刺扎傷后,持刀砍死。
2017年6月28日,湖南沅江的一名15歲少年因沉迷于網絡游戲,被父親用鐵棍暴打致死。
2017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一名15歲男孩小周10天,因為玩手機被父親沒收,一怒之下用家中的刀將其父親捅死;
2017年6月5月,江西13歲女孩,因為玩手機被父親將其手機從6樓丟了下去,一怒之下在樓下跳了起來;
2017年8月,深圳龍崗一小男孩小吳跳樓身亡,據說是因為父母將他的手機沒收了。
有孩子的家庭,正是因為父母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導致孩子身上的這些習慣,最終形成了這樣的惡果。
父母要重視孩子愛玩手機的問題,不要一味地強制孩子不玩手機,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他們愛玩的心。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1、控制孩子玩手機?其實并不存在的
孩子玩手機,大部分原因在于家長,孩子玩手機就不只是因為家長管束嚴苛了。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是因為家長管束嚴苛了,但是孩子卻可以很輕松的接受。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一個很奇怪的想法,我不能玩手機,我為什么不能玩手機,就會產生一個很自然的想法,為什么不能玩手機?
其實玩手機是有好處的,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不需要打擾,這是因為手機里面有很多的應用程序,我們可以通過游戲、視頻、視頻,等等這些軟件來促進孩子的興趣,以及教育孩子。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是非常生氣的,特別是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很容易沖動,會說:“怎么又玩手機,快點寫作業去,你怎么又玩手機呢!”
這樣的家長很容易激發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與孩子發生沖突。
家長不要生氣,要冷靜,再發火,也不要跟孩子爭辯。
家長要明白,和孩子談話是需要耐心的,每一次談話都需要時間的。
家長在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孩子的缺點,把自己孩子的優點說的一清二楚,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共鳴,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而不是一味指責。
3.和孩子溝通時,注意語氣和措辭
家長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中的壞情緒帶到家里。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最直接就是大聲呵斥,如果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隨意說話,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批評自己,影響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家長不要大聲呵斥孩子,這樣會給孩子造成負面情緒,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要注意盡量少用“你哭,我就不哭了”這樣的字眼,而是要盡量用溫柔的語氣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善意,孩子也會愿意傾聽家長的意見,而不是總是反駁。
4.家長要多看到孩子的成長,調整情緒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情緒表現會有所不同,家長不要過多的去壓制孩子,要對孩子多去理解孩子,多去引導孩子,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更多的陪伴,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知道你的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努力支持他。
對于孩子來說,家長要多去創造和孩子交流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和孩子多交流,千萬不要去打擊孩子,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樣會讓孩子對家庭產生愧疚感,因為孩子會認為,家長都這么大了,爸爸媽媽是不愛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多去認可孩子,平常多去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多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多去感受一些溫暖的家庭氛圍,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之后,孩子才會愿意跟父母敞開心扉,這樣才會更愿意和父母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