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嫌棄孩子不上學,然后又嫌棄孩子不學無術,我們只能說,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可是誰又知道孩子的心不是這樣的嗎?
經常會聽見一個媽媽抱怨自己的兒子一點都不孝順,說什么爺爺奶奶都來勸他的,只要一拿起課本就打,怎么勸都沒用,一氣之下真想打他的屁股。
因為他知道自己做錯了,所以變得很乖,可是長大了一點之后就變得變得不聽話了。有時候自己心里明明知道不應該打孩子,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最后朋友就求助我,我說你看你之前脾氣都不一樣了,為什么不聽話呢?
然后朋友就說,我就跟你說,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是當你每天都要騙我的時候,我真的很無語,你已經夠大了,我再不聽話你就不要你了。
聽完這話之后,朋友就哭了,她看著女兒的眼睛說:作為父母,我知道,如果你以后表現得不好,一定是你的教育出了問題,也一定是你的教育出了問題。我也不知道,你現在就是如此對待我,是你的教育出了問題嗎?
看著朋友的眼神,我一下子就能夠理解朋友的心情,她的孩子也確實是很叛逆,沒有規矩,不管她怎么說都沒用,甚至會跟她對著干,所以她也不敢管了。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導致孩子根本不信任父母,之所以無法溝通,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不到關心。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性地指責孩子的不是,其實是父母的內心沒有理解孩子,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覺得自己被拋棄,不被重視,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親子間的關系也會疏遠很多。
所以,要想讓孩子愿意和你溝通,家長首先要信任孩子,要從內心深處相信孩子。
其實,父母真正要信任孩子,是要了解孩子,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隨意的從孩子的身上找原因。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一個五歲的女孩兒,父母離異,每天都獨自一人在家里生活。
女孩兒考試成績不太好,父母從來沒去管她,只是讓她自己在家補補課。
父母每天一走了之,女孩兒不敢想父母的事情,就一個人吃著零食,閉上眼睛,一整天都是這樣的狀態。
直到半年前,女孩兒父母出現在節目里,說孩子是在自殺,因為父母太嘮叨了。女孩說:“我已經長大了,我要離家出走。”
她的父母從未想過這個女孩兒會發生什么,她說:“爸媽就逼著我上最好的學校,上最好的輔導班,可是我每次都沒有自己的選擇,而我為了要尊重我自己的選擇,就會假裝認真地跟他們說話。”
從這個女孩兒看來,父母的控制欲是非常可怕的,在父母眼里,自己不聽話就是叛逆,就是不孝順。
但是仔細觀察,父母的控制欲為什么會如此強烈呢?
原來,她的父母從未對她有過尊重,都是按照父母的想法,替她決定了一切。
她想掌控一切,因為她怕沒有自由,所以唯恐達不到父母的期望。
當她努力去學習,但是,事與愿違,成績達不到。
只有她自己明白,她的人生不該是這樣。
02
她的父母從未給過她過重的壓力,有些她只知道考試成績,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到底需要什么。
她總是不停地被父母推著走,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她只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對。
她每天都在懊惱,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而媽媽和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就可以。”
媽媽的這種引導,導致她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對人生沒有任何的目標,也沒有任何的信心,也沒有任何的理想。
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所以孩子很少有自己的夢想。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她不是去干涉孩子的夢想,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做。
在小的時候,因為擔心孩子會不會走彎路,所以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
孩子的精力比我們都要多,而且知識也比我們更加豐富,他們經常會感覺到迷茫。
所以我們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了自己的夢想,孩子也就會自覺的學習了。
我們不能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品格和品性。
當孩子擁有自己的夢想,孩子就會在父母的包容中成長。
所以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品性的人。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害怕孩子走彎路。
但我們要注意,孩子的路要他自己走,成長也要他自己走。
教育孩子就像是牽著小鞭子一樣,要用自己的愛去引導孩子前進。
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他自己去體驗。
愿望父母的愛,能給孩子最堅定的力量,讓孩子在心里種下一個夢想的種子,一個想要的信念,一條希望自己不斷完善的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