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么游戲都要防沉迷?有些孩子有的玩,有的在玩,結果陷入游戲障礙,本來可以平穩地度過游戲時期,玩起來也舍不得耽誤正常學習,但有些游戲很容易吸引人,對孩子的眼睛不好,影響學習,甚至會被網絡上色情的東西誤導。
對于青少年來說,“游戲成癮”的問題非常嚴重,絕不僅僅是游戲的問題,而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家庭的教育出了問題。
除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網癮”的吐槽外,很多家長也感受到了孩子“網癮”的危害。據了解,目前,“網癮”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是青少年,因為網絡成癮,成為“網癮少年”,對身心健康影響極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網癮”少年,一個讓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青春期孩子不去上學,整天在家打游戲,家長對此非常擔心,一方面擔心孩子荒廢學業,另一方面擔心游戲的負面影響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對此,筆者曾經從事網癮少年研究工作數年,總結了網絡成癮的早期階段與青少年成長的關系。
低齡階段與青少年成長的網絡成癮現象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了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從網絡游戲中脫離出來,部分青少年還沉浸在游戲的世界里,與家人的對抗,與朋友的交流,和家人的相處,也因此網絡成癮的問題日益嚴重,出現了網絡成癮綜合癥。
網絡成癮綜合癥主要表現為:
上網行為失控,欲罷不能,24小時達到高峰。
認知失調,缺乏主動注意力,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低,情緒低落。
行為不當,
回避危險行為,易激惹、發脾氣,喜歡回避變化和不感興趣的事物。
長期沉迷于網絡,對現實世界缺乏興趣,將自己和現實世界隔離開來,與人接觸時處于半成熟狀態,影響了人際關系,使人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繼而出現自殺傾向。
據調查顯示,自殺未遂人群中,青少年占比達24.6%,約有8%。自殺企圖自殺企圖自殺未遂的青少年為了尋求刺激,會采取各種各樣的行為,如故意傷害、偷竊、自殘、夸大其詞等,個別甚至有嚴重的幻想癥狀,表現為嫉妒恨父母、報復社會、尋求刺激。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3
如何識別自殺企圖傷害?
有自殺企圖的青少年在被發現后,通常會表現出一系列的反常行為,如反復洗手、反復思考某些哪怕明知沒有必要的問題,甚至出現幻覺。
此外,更嚴重的是,部分青少年在遭受重大事件后,自殺風險仍然比普通人高。據研究表明,自殺未遂的青少年中,至少有50%有15%的青少年有過自殺企圖。
青少年自殺時,他們可能會有很多人問,比如“如果我死了你會怎么辦?”或者“我要死要活,你會不會害死我?”
有些青少年患者有自殺傾向,所以他們從網絡成癮開始,他們在網上找人傾訴,就像是被電擊,他們把自己包裹起來,這個世界就此失去了意義。
我經常會聽到一個朋友感嘆:“我不想活成這個樣子,所以我活著。”
我想說的是,有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孩子說得再多,都不如直接給孩子“確診”吧。
關鍵是,給了孩子確診,你還需要對他們進行系統化的心理干預治療。
04
我們經常會遇到“留學生病友”,不知道留學生的病友是否是學霸,還是差生,甚至很多高知家長都會這樣想。
但是,我想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差生”,就算是“學霸”,也會患有“抑郁癥”。
據一位留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
“當我得了抑郁癥,我想休學,我媽告訴我,就算休學了也不去讀了,我當時我就氣的。”
我覺得她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我該怎么辦。
我甚至已經崩潰,但是我想去找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傾訴,想傾訴,可是我媽媽卻只會阻止我。
讓我不要這樣,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我就一直抑郁………………
我真的不知道我該怎么辦,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越來越覺得喘不過氣來。
我害怕、恐懼、不想聽到任何人的否定,我都想死!
今天早上,我就和這位媽媽說:“你說的我都明白了,你那么著急干嗎?”
媽媽說:“焦慮也是一樣的,著急也是沒用的,人際關系緊張,我擔心你覺得你是不是對我不滿意,所以我想幫助你。”
然后,我和這位媽媽進行了交流,我問:“你對孩子的評價是什么呢?”
媽媽說:“我對孩子的評價就是,我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而不是他不好的一面。”
我問:“那你是怎么看待孩子考試成績的?”
媽媽說:“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我覺得這也沒什么。我就想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喜歡她,所以我想盡辦法把她“看到”,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