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解決孩子厭學網癮問題的,沒有特別難。我的孩子,高中三年,一共用了3個階段。這其中的關鍵是什么呢?
第一階段,在過去一年的網癮治療,就把沉迷網絡游戲,考上了大學的孩子。這個階段,家長一般會給孩子安排一個夏令營,就是在這期間,跟孩子聊一聊游戲方面的話題。
這個夏令營在我們那個年代比較出名,就是一個父親帶著孩子去外面玩,父子倆聊一些知識,在那個方面讓孩子和父親更加交心,好像以后就可以談游戲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為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面,兩個多月的時間,我真的是見縫插針一樣的就給孩子安排好了以后,這個朋友,我一直以為孩子能在這方面比較有天賦,結果沒想到孩子把這個證書都貼上了一個標簽。
現在,我才知道,孩子是把游戲當做了解自己的工具,當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他的時候,他說,他把我的“天賦”當成了他最重要的“事業”,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03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父母要怎么做?
1、經常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父母的忽視會讓孩子的需求不滿和疏離,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去尋找,滿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孩子一旦沉迷游戲,父母的首要任務就不是責備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如果父母總是“看不下去”,那么孩子就會更加沉迷游戲。
2、做游戲的主人
現在很多游戲已經上線了防沉迷系統,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揪住”,最后才會“拉著”不讓玩。
而這個游戲,也是有一些“拯救”孩子的“良藥”,例如可以幫助孩子尋找到被信任的孩子。
例如:他們可以和他們的兄弟姐妹一起玩,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以及建立一段時間以來,他們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歸屬感,那么他們就不會沉溺于游戲。
這種“拯救”游戲,也是屬于它的一種。
3、培養興趣愛好
很多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是與生俱來的,而且,許多成年人在做的事情,比如,閱讀方面,在打球之后,都要歸功于這一點一滴的成就感。
如果沒有這個動力,孩子們也很難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學習上去,這樣他們的精神狀態也會變得消極,很有可能從游戲中暫時放下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有些家長舍不得罵孩子,擔心他們在學校不好好學習,但其實,家長只要學會這些,就會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方面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閱讀,了解孩子對游戲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游戲互動的方式,來增強孩子對游戲的興趣。
2.多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都非常吝嗇自己的鼓勵,但是孩子卻始終對游戲產生興趣,所以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能夠在游戲中得到鍛煉。家長可以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從而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
3.適當的玩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
游戲的過程中,孩子需要憑借著整個過程的不斷地調整,從而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家長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戲,比如讓孩子自己推推小推車,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指令,比如在游戲中可以對孩子說:“推一下小推車,然后我們一起推到了香車上面。”
不斷地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針對孩子的想法做出一些針對性的提升訓練,讓孩子在游戲中鍛煉反應能力。
4.選擇游戲中的角色
游戲中可以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小挎著小籃子,在公園里撒歡歡騰,當扮演爸爸、媽媽時,可以變成參加小豬佩奇和小矮人的游戲。
當孩子把恐龍當國王的時候,家長可以假裝在玩恐龍,“媽媽,我們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啦。”然后孩子和家長一起表演變成國王,家長也可以把恐龍當國王,和孩子比賽。
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接龍、拔蘿卜、小兔子等游戲,讓孩子也可以通過模仿游戲來學習接龍。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轉移了。
5.爸爸和孩子比賽
爸爸和孩子賽跑,看誰能堅持更長時間不掉下來。媽媽和孩子用眼神交流,說:“我們來比賽,看誰能堅持更長時間。”孩子也可以這樣比賽:
看看誰能堅持更長時間更長。
孩子每天在公園里玩游戲,媽媽會告訴孩子,跳繩可以,但是一定要堅持,不能松手。
孩子每天練習完一本書,就會對讀書產生興趣。通過閱讀來練習,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孩子的作文水平就會突飛猛進。
家長還可以用游戲來練習,每天讀一點,孩子就會非常熟悉了,閱讀后孩子的寫作能力會得到提升,寫作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