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好多年了 可以繼續上嗎?
今年7月22日,秋季開學 為什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特別是今年開學 這個假期孩子和我們的家人會有很大的矛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市某地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孩子在家上網課,孩子的自覺性、自律性都沒有形成,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這讓我比較擔心。
我和愛人基本上把這個孩子關在家里,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讓他們干嘛就干嘛,從來不跟他們說話,想和他們說話都不敢說,我也是非常的著急。
這幾天在看直播,經常會有很多個熱點問題會去評論,看完之后我還是焦慮的。
有個問題是:你家孩子不愿意跟我溝通?
我朋友回答說:我家孩子也不愿意跟我溝通,他有什么事情總是找我,也不愿意跟我說。
我朋友說,你說你也不愿意聽啊?我就回答,我不愿意聽。
但是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有跟孩子溝通過嗎?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不給孩子溝通?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我是個說話特別認真的人,但是我跟孩子之間溝通之前從來不會發生沖突。我想,這就是一個溝通的過程。
很多父母,會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無法溝通的問題。其實,溝通還是有技巧的。
1、把孩子當成人,多聊聊天。
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父母要注意著裝平等,不要太民主。如果你覺得孩子每天都在問問題,那就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2、溝通時,父母要學會傾聽。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都不要被孩子的那些“正確”,迷惑了自己。
傾聽比說更重要,它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我們在乎他,并且愿意聽他說話。當孩子沒有把話講完,我們不要去打斷他,而是給予他一些時間,引導他說。
我們在傾聽孩子的時候,最好給出及時的反饋,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回應,我們要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在傾聽孩子的時候,是否先給孩子提供了一個不被打擾的環境,讓孩子感覺到被重視。
一個連心都沒有的孩子,他能安心學習嗎?
孩子的內驅力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會被外界的壓力所左右,或者是產生自我否定。比如:我的媽媽總是不信任我,她總是喜歡拿我和別的孩子比,總是批評我的成績不好,總是說我這不對那不好。
媽媽總是不理解我,總是說我這不對那不對,其實我是不想跟她比,她總是喜歡拿別的孩子跟我比,我的努力就是她的名字,這一點也是有原因的。
媽媽總是喜歡用一些比較暴力的方式來引導我,比如:你看看別人家孩子,比你強多了。
每當我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會對我說:你看你,一點都不像個男子漢,你再看看你,一天天的不知道節約,不知道節約!
其實這樣的話我會比較多,但是這些話我真的聽了,父母覺得這樣的話我不需要表達自己,可以說自己每天不知道要干嘛,反正我的時間都是用來干什么了,其他的我都不需要你們了!
這樣的話我根本不想聽,哪怕我知道我媽媽其實是善意的,我也是一個特別能夠被父母聽到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每個人在父母面前都有一種期待的心理,孩子也一樣,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的感受,只能用他們的方式來表示反抗,顯然這是一種很迷茫的。
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和肯定,要知道父母的認可和欣賞,會讓孩子內心產生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也會更愿意與父母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少一些說教,多一些建議,這樣孩子會更愿意與父母交流溝通。
多給孩子自己的選擇
家長要把孩子當做朋友對待,遇事多與孩子商量,傾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從而有了更加強烈的自我意識。
總是被否定的孩子,就會產生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人交流溝通,不想出門,只想窩在家里玩手機,如果父母強制要求孩子出門,孩子不僅不會聽,反而會更加想家,最后變得更加自閉。
正確的做法是在生活中多給予孩子關愛,尤其是要學會鼓勵孩子,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并且讓他們學會在生活當中體驗到成就感,慢慢的就會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轉移注意力
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父母可以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當他們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后,就會減少手機對他們的吸引力,慢慢地就會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那么一定要及時引導,不要讓孩子沉溺于手機,所以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多多陪伴孩子,讓他們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同時也可以轉移孩子對手機的關注度,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想手機,從而擺脫。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