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認真上學怎么辦?
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不好好上學怎么辦?
這樣的家長一般都是第一次來咨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剛開始來咨詢的時候,孩子還非常信任我,覺得我什么問題都能解決。
但是在我來之后,并沒有處理我自己的情緒問題,也沒有和孩子好好交流。
咨詢師說:“很抱歉,你的焦慮情緒讓我自己發泄出來,這個是真的很對不起你的。”
孩子說:“是的。”
咨詢師說:“你有一個焦慮的媽媽,這很正常,你不必因為這個焦慮就覺得自己都控制不了情緒。”
孩子說:“不是的,我要控制。”
咨詢師說:“你可以看到自己焦慮的部分,不那么焦慮的部分代表你的這個部分,就像你生氣的時候,你的這個部分是不是被接納的。”
孩子說:“是的。”
咨詢師說:“這個部分你可以想到的時候,你的焦慮的部分就會減少。”
孩子說:“是的。”
咨詢師說:“好的,媽媽可以看到你的焦慮的部分,但是媽媽不希望你完全沉浸在這部分的情緒中。”
孩子聽了以后說:“嗯嗯,還有很多人說,這不是很常見嗎?”
咨詢師說:“當然是這樣的。”
這時候,孩子已經把話耗掉了,說:“那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孩子:“有時候,我自己的事情會自己做。”
咨詢師說:“謝謝你的信任。”
就這樣,孩子把自己的事情都做了,他還是很開心。
02
咨詢師把脈孩子的焦慮的原因,以及孩子焦慮的原因,請孩子和他的父母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父母表達完后,父親說出了整個過程:
“這次你的擔心是全都沒有必要的,我完全相信你是完全可以的,你會慢慢來的,爸爸可以陪著你,你可以自己走。”
“對于你擔心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沒有辦法解決。”
“雖然,爸爸媽媽還是決定來咨詢,但是爸爸媽媽還是相信你的。”
“你愿意自己做決定的,爸爸媽媽肯定會支持你。”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時,這個時候,孩子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也更加有力量,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更愿意和父母一起承擔起責任。
“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
“如果你下次考試成績達到班級前五名,就給你買一部手機。”
當孩子和同學、鄰居、朋友分享家中寵物的時候,父母總是直接拒絕。
久而久之,孩子感到,自己得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要么就是無條件的。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即便是考上了大學,從小也無法認同自己的價值,因為從小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愛,就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了孩子的心中。
當父母習慣性的用“你是最好的”去跟別人比較,那么等于是將自己全部的情緒、感受都給了孩子。
因為只有一個人認可自己,想讓別人肯定自己,那么他就能夠有很好的歸宿感,自然也就不會沉迷于虛幻的網絡世界。
作為父母,要學會看到自己的孩子,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而不是把孩子的缺點和不足都和別人的優點對比。
教育孩子,父母也要學會“舍棄”,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其實陪伴孩子并不難,難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陪伴的時候不僅要注意陪伴的方式,更要注意陪伴的質量。
前段時間,演員黃磊對于女兒多多的陪伴教育上熱搜,一次在微博上看到自己和女兒多多的聊天記錄,上面說的和多多的對話十分有趣。
黃磊表示,多多現在才兩歲多,她每天會陪著多多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多會在爸爸離開后,在多多還需要人的時候,媽媽一定會來接她,多多一定會第一時間說出她的喜歡。
比如多多會在爸爸出門時跟爸爸說,“爸爸,我想你了。”多多會第一時間把爸爸摟在懷里,還對爸爸親吻,這就是他會一遍一遍的模仿,正是這個動作把多多從爸爸的懷里“搶”了回來。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行為,不要過于著急,要懂得帶孩子認識和認識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把“不”字當成“可以”字。
孩子在一歲半時,會說“不”,就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出現叛逆期。
一般來說,孩子一生中要經過3個叛逆期:2-3歲之間、6-8歲之間、12-15歲之間。
2、第三個叛逆期
:
可以說,這是一個小大人的過渡階段。
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時候如果父母還是像以前一樣去命令孩子做事情,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