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帶狗玩手機?
為什么?
其實,手機就是背鍋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放學回家后,吃完飯,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纏著父母買手機。玩著玩著,孩子可能跑過來,說:“爸爸媽媽,我要玩會手機?!?/p>
家長:“不是玩手機,是玩手機?!?/p>
孩子:“憑什么你們可以玩手機,我不能玩?”
父母:“是手機讓我變成一個‘壞孩子’?!”
是的,很多家長覺得,手機才是孩子的孩子。
他們認為,孩子就應該時刻抱著手機、Ipad不離手,學習才是主要任務。
這樣的教育觀念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成績差的孩子,就必然要沉迷于手機,沉迷于網絡,一旦成癮,就會變得不可控,甚至逃學、厭學。
其實,無論是什么癮,都不是突然之間就能形成的。
就像人的肌肉一樣,越鍛煉越強健,就會減弱的。
人的肌肉只能靠“肌肉”完成動作,而人在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這種分泌讓人心情愉悅,心情愉悅的物質能讓人愿意花更多時間去思考、去記憶、去思考。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當發現孩子有沉迷于手機的現象時,千萬不要過于焦慮,而是要認識到這是孩子大腦正常發育的表現。
我們要認識到,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家長要學會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合理地對孩子進行引導。
三、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其實手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家長合理引導,手機就能發揮它的正面作用。
1. 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出生前,他們并不知道手機、iPad是何物,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手機里有什么。
然后,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里劃一劃一劃,那里按一按,漸漸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
每當父母在玩電子產品時,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會更加強烈。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媽們請將手機和iPad放一邊,好好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2. 不要用玩手機來逃避現實
孩子沉迷游戲和玩手機,是當今時代的一個現象。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認為玩手機是一個不好的事兒,他就很難擺脫這種壞習慣。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無聊,缺少陪伴。
伊夏想讓父母們了解下:他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向了手機的世界的?
為什么他能對游戲如此癡迷?
1 好玩
當孩子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懂游戲的小伙伴,或是想要嘗試玩他喜歡的游戲,
他們都會通過模仿對方的行為來獲得快樂。
2 有趣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會模仿對方的行為,這就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活動。
3歲的孩子,對游戲的接受度已經很高了,對玩游戲也很感興趣,
如果他喜歡下象棋、圍棋、畫畫等,就可以嘗試一下,讓他走對每一步棋的路。
4歲孩子開始用手機
他可能會搜索,但不知道對方的具體是什么,也可能會看一下這個軟件,
如果不知道對方是什么身份,也可以向對方詢問,如果對方同意了,就會把他的玩具退給對方。
5歲孩子玩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沒有成熟,
很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孩子沉迷于手機,家長該怎么做?
很多家長對孩子玩手機的現象是這樣處理的,那就是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
這種方法可能會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卻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讓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
那么,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
一、多與孩子溝通,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看
為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玩手機的時間,也可以定下一些獎勵的制度,讓孩子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表去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