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晚上玩手機不睡覺,我們家長是不是沒有責任和義務去怪罪孩子晚上不睡覺。
這就是責任和義務,我們也不要因為這樣就不想怪罪孩子不睡覺,更不要怪罪孩子白天睡覺,不然孩子就不上學了。
這是最有責任感的一個人,因為他知道,如果他晚上不睡覺,早晨不起床,他會遲到,會被老師罵,老師會打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那他為什么不愿意起床呢?其實也沒有什么責任,我是一名中學生,我當然也不希望天天遲到。但是那又能怎么樣呢?偶爾遲到一兩次,偶爾遲到一兩次也是常有的事。
那么到底是孩子不愿意,還是你覺得孩子還不愿意,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故意不想起床,是因為他的心理發展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此有自己的認知,如果他的認知發展到了一定的年齡,那么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孩子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他的行為與情緒都在不斷的變化,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感受與需求。他自己的意愿也越來越強,甚至會呈現出一些行為偏差。
比如,你讓他學習,他偏偏要玩,你讓他做作業,他就是不做。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打罵,要多一些耐心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然后再針對性的解決。
02
尊重孩子的隱私
尊重孩子隱私,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很多家長特別喜歡在眾人面前,或者在朋友面前對孩子管束,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其實不然,孩子是會長大的,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03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一個孩子要從日常生活中獲得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包括承擔相應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年齡越小,責任感越是非常強,他們會學會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理解他人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系。
我想說,孩子大了以后,雖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責任感,并逐漸放手,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如果孩子不聽話,讓他自己承擔后果,讓他承擔責任,就像大自然教育中的小樹苗一樣,讓孩子自己長成大樹,而不是把他活活長成大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寫作業不認真,原來是孩子粗心大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孩子認為這是一種好事,覺得媽媽只是說說說而已。
還有,孩子很忙,他們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家后又需要自己去面對,孩子如果沒有及時地求助,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他會變得更有擔當,而不是只會發脾氣,不會愛自己。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三、愛是最好的教育,叛逆的孩子最懂事,聽話的孩子最乖,孩子最讓人喜歡。
1、叛逆是對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
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大人了,渴望獨立,認為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樣事事依賴父母,否則就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2、孩子之所以叛逆,正是家長慣出來的。
小時候孩子是父母手里的寶,父母要教育,教會他感恩,讓他學會尊重。
這樣的孩子,一旦走上社會,才會變得懂事、有擔當。
3、一個孩子若是乖巧聽話,多半是父母教育出來的。
陳喬恩曾在一期節目中提到,自己在小時候很少得到父母的愛,她的童年就像一個牢籠。
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談及對未來的規劃,她說:“我不想成為我父母那樣的人。”
節目中,小時候,父母總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她發火,動輒吼罵她,罵她。
但是陳喬恩覺得,自己喜歡的父母都不會再罵自己,所以就慢慢學著去理解父母。
節目里,有一期節目講到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小時候會問父母“我考了多少分”,長大后,會問父母“我考了多少分”。
但是只要問的問題是一樣的,小時候就能給父母鼓勵,就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長大以后,就能夠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了,因為曾經的自己就是父母最大的驕傲。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為什么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成本太高了?
因為我們付出太多,期待太多,因為對孩子的期待太高,導致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太多。
只關注成績,沒有關注孩子,一味的催促孩子進步,因為孩子不想提高自己,才會被父母的期待壓垮。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