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讓孩子玩手機五分鐘,孩子真的就能乖乖的遵守約定了嗎?
周末,表妹帶著六歲的兒子樂樂去公園玩。由于疫情的原因,樂樂一整天都呆在家里看電視,對于這種活動他根本不感興趣,表姐平時也沒注意多加留意,于是表妹便拿著手機拍攝,逗著孩子一起看。
可沒過多久,樂樂就對著屏幕傻笑,還把廣告中的人叫作“樂樂”,整個過程就秒變“樂樂”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我有些疑問樂樂看的是什么視頻?
表妹笑著問我:“兒子玩手機玩什么?”
“還有另外一款手機啊?”
“當然是看游戲和電視劇了,也沒看動畫片,對眼睛不好。”
“是啊,那有什么畫面?”樂樂開始還挺感興趣,很興奮的看著表姐,不一會兒就拉著表姐就湊了過來了。
我問:“你是怎么看的?”
“我把動畫片里的人物形象都貼到墻上了,他覺得很好玩,就照著做了。”
“其實是媽媽手機里找的啊!”表妹不明白,就說:“你看那些無聊的內容吧!”
“那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看完了就放了,沒什么不好的,但是你又沒有約束。”
“那你可以玩游戲嗎?”
“可以啊,你還有一個問題,就讓我幫你看看你能不能解決。”
“我才看了一下呢,也沒什么。”表妹的話噎得表妹只能無奈又把手機給回了家。
“那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可以跟孩子達成協議的辦法,我不太建議你玩游戲了。”
表妹在嘆了一口氣后,沉默了一會兒說:“我覺得我也不能禁止孩子玩游戲,可是他不聽,只要你一嘮叨他,他就更加玩手機,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確實是這樣嗎?”我反問表妹。
“我們能想出這個辦法,第一個辦法,他玩游戲我看,但是他能自覺地不玩游戲。”表妹說。
“第一,我們都是男孩子,偶爾玩玩游戲,也是可以的。”我對表妹說。
“第二,他只要管住自己的手機,不玩其它的,我想怎么辦?”
“第三,不玩手機會覺得無聊,手機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陪伴。”表妹說。
“第四,長時間看手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會讓他對運動失去興趣,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其實,對于像上面這個例子,家長們都可以做到的事例,只是很多人“從未想過”,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在我們的身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隨時隨地都要拿著手機。但是孩子自制力比較差,很容易就會沉迷在里面。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沒有進行合理引導,手機就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毒藥”,危害眾多。
02
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讓孩子有節制的玩
孩子沉迷于手機,是因為手機上面的內容吸引人,孩子如果沉迷其中,那么就會影響學習。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機,那么就會對游戲上癮,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學習。而且有些家長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不可取,如果孩子有節制的玩,那么孩子也不會沉迷于游戲。
所以孩子有節制的玩手機,父母也不能太過強勢,應該給孩子規定時間。比如說,每次玩半個小時,這期間不能讓孩子玩任何游戲。這期間家長要做到一點:
1、內容健康,內容最好有專門的學習工具。
如果孩子沒有專門的學習工具,孩子沒有自控能力,那么家長就應該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學習,什么時候必須玩,這樣孩子才有了自控能力,學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時間。
2、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孩子的壓力很大,每一個家庭都要面對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也要明白,每一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同,有的時候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緊,不如給孩子適當的放松,讓孩子有喘口氣的機會。不要因為學習上的壓力而逼得太狠。
3、鼓勵孩子。
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懈怠或者是失敗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安慰,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才能更有學習的動力。
6、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家長不要總是一下班回家就窩在沙發里看電視,打游戲,看手機。這樣的行為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不好的,我們都應該對孩子多一分耐心,學會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解決困難。
7、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的行為舉止,習慣以及自己都沾染了雷區,孩子自然也會學著去模仿,學會自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