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未進入小學 就已厭學
厭學是不少孩子在學業上不盡如人意的一種現象,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會有一定的困惑:
孩子小時候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現在突然不愛學習了,不知道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這與孩子小時候學習的好壞,父母的引導方式也有關系。如果孩子小時候因為學習,受到過多的限制和指責,那么,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就會特別大,父母就要多一些耐心,幫助孩子釋放內心的壓力。
“厭學”通常發生在初二升高中階段,這個時期孩子最容易出問題。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好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增強,開始嘗試脫離父母的管教,如果父母還像小時候一樣管教、要求孩子,只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自尊心變得更強了,所以對于父母的管教,他們非常反感,容易情緒化。
那么,孩子“叛逆期”要怎么辦呢?這里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1、學會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成人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意識,所以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好像突然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這時候如果你不能尊重他,那么他就會對你不信任,而這時候你再想去改變他,可能就比較難了。
所以,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成人,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個附屬品。
2、盡量少批評,多鼓勵,多肯定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我們需要肯定他們成長的過程,適當的批評和肯定,能夠讓孩子獲得自信,也能讓他能更好的成長。
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處在特殊的成長期,他們會表現的非常依賴父母,同時也會變得脾氣暴躁,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尊重孩子,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去要求孩子。
要知道,如果父母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交流,那么孩子也是不會愿意聽父母的,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懂事,而不是成為一個討好的孩子。
了解了這些“叛逆期”孩子的表現,那么我們究竟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聽得進去呢?
學會這三個技巧,讓教育變得更有效
1、要多傾聽,少說話
孩子有時候會覺得父母和自己說的話都不重要,反正自己說的話就沒有什么意義,因而要少說話。作為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你交流,并且愿意主動的和你分享他的想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去交流,不要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聽你的話。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傾聽,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去溝通交流。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影響與孩子的感情。
當孩子和你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不要打斷他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都會選擇加入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會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有時候父母也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們進行溝通。有的時候父母過于強硬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們沒有尊重。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當孩子和父母訴說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仔細的傾聽孩子講述他們所說的內容。如果是積極的話題,就要及時的給予回應。如果是消極的話題,父母要及時的引導。
孩子在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的給予回應,幫助孩子們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果是消極的話題,父母要認真的傾聽,讓孩子們自己去分析。這樣孩子們才會養成反思的習慣,也會慢慢的吐露自己的心聲。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而有效的溝通就是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父母要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才能讓孩子們在親子之間筑起更親密的基礎。
以上內容,就是對父母與孩子溝通的一些建議。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進步!
(本文內容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