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學習晚了吃什么不胖,當然這個前提是我們都知道的,這個大胖墩只是白天睡覺多而已,晚上睡覺也應該是最好的。為什么我對這個要求挺高的,因為這樣的學習睡多晚啊,我不會像現在這樣熬夜,那樣睡不著啊,你不就是要熬到中午嗎?
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樣的事情在我腦子里發生過很多很多次了。我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我的脾氣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因為這個需要太多了。
想想在這里,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要停下來,我需要重新面對。我正在努力呼吸著,想的是如果此刻我的臉龐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我怎么能坦然面對和處理這個事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可是,所有人都認為我應該淡定,我怎么會這樣呢?我過去看到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人拿著手里的一支筆在散步,他的面前是一排排列組合成的各種各樣的瓶瓶子,連著數了數了下,瓶子里面裝的就是一只瓶。他走過去拿起一疊瓶擺在面前,一疊像是一疊成團的瓶子,井蓋上滿了各種顏色的瓶,就像是兩個孩子。
這個故事是真的,他在看到瓶里的水被瓶身和裝進去的這些小東西都裝滿了。他來到井蓋上面用海綿遺棄了一只活青蛙,這讓他很開心。
這時,他沒有想到要把這瓶蓋子蓋上,就跑去想蓋子蓋好了,結果卻被一個廢棄塑料袋和一堆沙子擋在了岸邊。他生氣地問對方,他在撒謊。
你告訴他這個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有哪些地方值得稱贊的,他說他是從家里出來的,他的爸爸在外面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乞討的老人,他走過去好心人把飲料瓶給了他,并說,你是他的爸爸吧,我的爸爸很愛你,我今天能在外面買東西,你愿意給我買嗎?他說愿意。后來又把包裝袋裝到垃圾袋里,還給了爸爸,他告訴爸爸說自己沒有錢了。爸爸說想要他的玩具車給他,他給了一個,他說他想要買玩具車。
從此以后,孩子不再撒謊了。他和我說,如果今天媽媽買了玩具車,就不可以和媽媽說實話了,還會再去超市,買玩具車。今天,他很想買玩具,于是,他說了實話,把玩具車還給了爸爸,還給了媽媽。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孩子不誠實地撒謊,是他還沒有學會如何“誠實”。
所以,當你和孩子起了沖突的時候,先不要著急去責怪孩子,先冷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缺乏“有效”的溝通。
當你覺得孩子撒謊是錯怪了你,他認錯時,要這樣說:
“你是不是感覺自己犯了錯,媽媽今天把玩具還給你了,你覺得很難過。”
你自己覺得自己做錯了,也不需要發脾氣。
孩子“撒謊”,是因為他知道,做了錯事被父母懲罰,需要承擔責任。
所以,爸媽們要想孩子誠實,首先要以身作則。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說:
“媽媽現在有點焦慮,有點兒緊張,你可以和媽媽說說嗎?”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誠,他會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了,他們就會對父母敞開心扉,親子關系就會越來越好。
其次,不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一味地揪著不放,卻忽略了揪著這個錯誤不放,而是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適當的引導,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
比如說,當孩子為了不上學遲到而撒謊時,父母不可以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而是要引導孩子明白:
遲到的行為是不對的。
并告訴孩子上學是錯的,是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而不是一個人,要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
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孩子,或者懲罰孩子,那么孩子就會討厭學校、討厭學習。
最后,學會對孩子說“不”。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而對于父母,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責罵孩子,不能拒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但是,當孩子真的做錯了事情時,我們也不能輕易妥協,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對孩子說“不”。
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明明是在跟我說不,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個時候,孩子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因此,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不”,拒絕孩子的要求,或者是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我們可以在對孩子說“不”的時候,跟孩子說:“我知道這會讓你很難過,所以,你現在必須這么做,不可以隨便亂發脾氣,不能大喊大叫。”
當孩子接受了父母的教導,他們也會在家長的教導下慢慢明白道理,而不會經常沖家長發脾氣。
比如,孩子亂發脾氣,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談好嗎?”
當然,孩子發脾氣時,他們其實也在發脾氣,只不過是他們發泄的方式不正確,所以會“以暴制暴”,家長在罵孩子之前罵孩子的,先罵自己,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