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小孩子能不能玩手機?手機是我們家長很少能夠掌控的一部分,就是說,孩子到底能不能玩手機,家長能不能防患于未然。
手機其實就是家長手里面的神器,為了孩子能夠安靜的待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它可以24小時陪著孩子,不讓孩子離開手機。
但是手機真的能讓孩子安靜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上周末,嫂子帶孩子去商場里挑選玩具,看到一款機展,聽到旁邊有個寶媽說起手機。
嫂子的第一反應便是,這個玩具多么的好玩,這都有什么好玩的?還能多看幾集?買那么多玩具,這回子不用在意了,孩子哭也哭著鬧著也要看,這也是經常給孩子買玩具的原因。
其實這個玩具不是真的不能買,只不過是我們家長的態度決定了我們買的玩具是會很貴的,而且價格嘛,如果你家孩子已經能夠接觸到手機,那么我們也要給孩子買這個玩具,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對金錢的概念有一個啟蒙。
02、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原因是什么?
1.環境影響
有的孩子因為周圍的環境比較安靜,而接觸到的人比較多,就會很容易沉迷于手機,一旦沉迷于手機的話,那么孩子就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手機上,孩子的精力是很旺盛的,一旦接觸到了手機,就會很容易忘記了時間,也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
2.沒有父母的陪伴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的時候,父母因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給孩子買了手機,以為這樣就可以彌補孩子,但是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沒有辦法彌補的,所以父母要盡可能的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作業,一起出去散步等等,不要讓孩子因為手機而出現不良的習慣。
3.多帶孩子出去玩,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已經很嚴重的時候,父母強制要求孩子遠離手機,顯然是不可行的。所以父母不妨趁著假期的時候,帶孩子去游樂場玩耍,讓孩子走出家門,接觸到大自然,從而脫離對手機的依賴。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多帶孩子出去玩,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慢慢地將孩子與手機隔離開來,那么對孩子的傷害也會小很多。
當然,父母在陪伴孩子時必須要控制好自己玩手機的時間,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如果父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孩子玩手機的壞習慣也會得到糾正。
給孩子立規矩
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經常會出現“不就是玩手機嗎?不就是要看電視嗎?干嘛要這么磨磨蹭呢!”
好像只要孩子不跟自己對著干,自己就能給孩子立規矩。然而,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總是憑著自己的想法,先對孩子說“不”,再去給孩子立規矩。這樣一來,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規矩也就失去了意義,成了父母單方面制定出來的,孩子根本不想遵守。
而且,一旦有了父母“制定”的規矩,孩子就會有恃無恐,
反正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當制定了規矩后,父母也不會輕易地打破規則,這就需要父母跟孩子共同遵守。
不要小看孩子的自律能力,其實孩子非常懂事,他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都有父母嚴格的監督。這種規則意識和自律,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這對于孩子未來人生自律性養成非常重要。
父母要做的,不是控制孩子,而是給孩子立規矩
,孩子自律性差,就容易暴躁、發脾氣,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和人際關系。而且,孩子會模仿父母,會覺得父母非常好說話,對自己約束力也比較大。
如果父母一開始就放任自流,孩子有一次體驗到自律的甜頭,就會自動變成父母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因為自律,就是將來社會競爭力的第一位。
要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自律,父母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如果一直在他們的放縱下,當孩子缺乏自律的話,就會不斷的試探父母的底線,試探父母的底線。
如果他們發現父母沒有定好規矩,而是一味的放縱自己,那么,很有可能將來走向犯罪的道路。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