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喜歡上學,我們都知道,如果孩子愛上學,在學校中的成績特別好,總是非常陽光,老師也喜歡他。可是,如果孩子不愛上學,我們就必須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待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對自己好一點,才會對社會有幫助。
“孩子不愛上學,主要是因為這個社會讓他覺得他很沒用。”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爸媽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告訴孩子:“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你在學校里面都是最棒的,你是最棒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孩子能說出這種話,說明他已經開始有自我的觀念、自我評價了,這時候,他才會愿意和你一起分享他的快樂,因為他覺得有價值。
這樣的相處模式在心理學上稱為“共情”,當我們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真正去理解他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真正地幫到孩子。
你可以這樣說:
“我上次看到你拿著全班第一,老師覺得你很棒!”
“你這次做的真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老師給你點贊!”
“老師最近反饋,你的字寫得很工整,也不難聽,你一定是上課認真聽講了,所以學習成績才會提高,但是你平時上課走神,是不是沒注意力,還有這個原因?”
“嗯,我覺得你的問題很簡單,以后會注意點就行了。”
“哦,原來你也是這樣想的呀,看來你是一個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孩子呀。”
兒子說著,便讓我記下了老師的評語。
“原來,你認真聽講,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先自己問老師,老師看見了會很樂意跟你一起探討。”
我順勢教會兒子使用這個思維導圖工具。
于是,孩子每天都會認真對待作業,并在晚上查閱學習資料,上課時認真聽講,回家后把課上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練習。
回到家,我會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給他做思維導圖,讓他看到自己學習時的樣子,慢慢的也能對學習產生興趣。
看到這里,我特別想說一句,孩子貪玩不愛學習,肯定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愿意主動、不愿意動腦筋,才會導致不愛學習。
其次,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專心學習的前提條件。
孩子在家學習,不能隨意喧嘩,家長在家里也不能總是看電視、打麻將,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對孩子的學習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里,孩子學習的地方要遠離電視、玩具等,遠離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
不能趴在床上看書、寫字、吃飯。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遠離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如果孩子學習時,可以在房間里放點書,家長最好也在一旁給孩子讀書看報。
再次,家長要多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要努力學習、用心陪伴,一方面,家長的行為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榜樣,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后,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不要玩手機、看電視。
這是很重要的,家長要了解孩子學習的方式,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長要起到監督的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孩子的業余時間。
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孩子學不進去、學不進去,是因為沒有合理安排時間,家長要指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比如放學后把所學的近一周時間用在做習題上,并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用來做作業。
很多家長想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并不是完全讓孩子一個人學習,而是監視和監控這些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缺乏自主能力,遇到不會做的題就想求助,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動腦思考,比如請教同學、老師、老師,對于孩子學習中的問題,要多和老師進行溝通,不要打罵,但是要讓孩子知道,要想學習靠自己,家長只是幫助他。
如果孩子做不出來,家長要把這個知識傳授給孩子,讓孩子明白,只要自己想學習,就要認真對待,當孩子有了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總結并總結為下面的內容:
一、學習基礎知識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基礎知識,那么他們在學習上就會比較輕松自如,學習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二、學習過程是需要系統性地思考的,而不是淺嘗輒止,淺嘗輒止是很難學好的。所以家長要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學習,反復讀題,這樣才能形成條件反射,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孩子被習題所累及,可以不懂的就去問老師,或者先預習一下,防止基礎知識不扎實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三、輔導班老師會更加留給孩子一些題目,因為當孩子習慣了先快后慢的學習節奏,以后就沒有辦法再提高,所以孩子自己要能做到快一點,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更認真聽講,所以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四、學習方法有問題,不會學也是常常發生的事情。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676.html